1名受災的70歲曾姓婦人表示「沒有藥,就來拿藥,我的藥都被水流走、沖走了。」,她是第一位透過遠距視訊診療就醫的患者,長期患有高血壓、糖尿病,一場水災奪走了家園,也帶走控制病情的藥物。透過遠距連線,花蓮慈院家醫科醫師立即開立處方,隔日她便能在醫療站安全領藥。曾姓婦人感動地說:「還好還能視訊看醫生,不然真的不知道怎麼辦。」
花蓮慈院副院長陳星助表示,9月23日發生大淹水後,證嚴法師隔天一早就指示,在安全無虞下全力救災,慈善先行,醫療就跟著到光復來。而光復鄉人口約1萬1千6百多人,災後每天平均就診量超過350人,主要需求為慢性病藥物。因現場藥品數量有限,團隊採取分流,簡單藥物由醫療站提供1至3天,若需長期處方,則透過遠距診療連回醫院,由醫師查詢健保署雲端藥歷,確保用藥安全,再由醫院調配後送入災區。

為解決災區就醫不便的困境,10月1日花蓮慈院與遠傳電信在光復開設5G遠距診療平台。遠傳智慧健康解決方案部協理陳國正說,得知災區鄉親有內科與慢性病領藥需求,遠距診療正好能協助,公司立即與花蓮慈院啟動協調,立刻抽派5位同仁南下支援,並在確認流程後徹夜完成系統整合,隔日中午即在光復兩處醫療站完成測試與安裝,下午即順利開診。陳協理說,他們也特別請在地5G工程團隊檢測訊號,確保視訊門診流暢,並準備高敏感指向性麥克風、方便攜帶的平板電腦等,讓問診零時差。
花蓮慈院醫事室副主任張菁育說,透過遠距診療,醫療站同仁可協助量測血壓、血氧、心跳等數據,即時上傳醫院端,再由家醫科醫師同步視訊問診並查詢健保署雲端藥歷,確認患者過往用藥與處方正確性,讓治療不中斷。她補充,若災民的連續處方箋遺失,依規定開立藥品天數以28天為上限(部分藥品依健保規範調整開立天數),藥品將由醫院調劑後,隔日即可請民眾回到醫療站領取;同時提醒鄉親,後續仍須回到醫院門診追蹤,以確保病情獲得完整追蹤與照護。

花蓮慈濟醫院遠傳電信自2020年起就一起推動花東偏鄉遠距醫療,這次災後第一時間合作,藉由資通訊科技的力量,讓醫療服務無弗界,實現「需求在哪裡、醫療就在哪裡」,院長林欣榮指出,災後最重要的是讓鄉親安心,花蓮慈濟醫院與遠傳電信攜手,就是希望讓再偏遠、再艱困的地方,居民也能獲得即時且安全的醫療照護。
未來,花蓮慈院與遠傳電信將持續依據需求,擴大遠距醫療服務,並結合社區志工、藥品配送與無人機應用,讓醫療不中斷,陪伴光復鄉親一步步走過災後重建之路。
花蓮慈濟醫院也補充說明,該院於災後首日(9月24日)立即在光復鄉設置臨時醫療站,並於9月25日起整合醫護與行政團隊進駐光復糖廠,隨著需求不斷增加,進一步擴展為三個醫療站。截至10月1日下午3點止,團隊已服務超過兩千兩百位受災鄉親與投入救災的志工,診療科別涵蓋內科、外科、中醫科、兒科等,讓受困於泥濘與阻斷交通的居民獲得及時醫療支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