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溢流洪水將大量車輛沖進光復商工校園,也造成師生受困,當時校長陳德明於校舍空橋上(右上方)坐鎮,緊盯即時狀況。

讓光復成為動詞2-3/洪災猛烈 10分鐘就讓校園變成孤島

記者|鏡週刊

小檔案

  • 陳德明:55歲 光復商工校長 花蓮光復鄉林森路

看同事受困 卻束手無策

採訪這天是9月26日。事隔3天,6.2公頃大的校園,淤泥達1公尺深,處處是沼澤,操場不見了,一片灰黑。我們走入時不夠謹慎,雙腳立刻陷入淤泥,直達膝蓋,又搖又拉才脫困。「從好的角度想,我們學校把大部分的泥漿都留在這裡,減少了災害程度。」陳德明帶著我們進入校園內,地下停車場淹滿了水,汽修科、電機科實習時用的電腦、精密儀器,全毀。

洪水衝進來的那一刻,他形容短短10分鐘就淹上1公尺高,各種車輛被強勁的水流沖進校內,活動中心、行政大樓、學生宿舍都成了受困孤島。當時還有2個人,沒能來得及進入大樓避難。一位英文老師受困校內的造景小橋上,另一位是行政職員,受困在一處高台上,水流太強讓2人不敢離開,怕被沖走。

陳德明指著連結兩間校舍的空中廊道,那天,他從下午4點站在那裡,直到晚上8點,不斷看顧受困的2人。「我擔心八掌溪事件重演。」2000年,4名工人受困八掌溪河床上,因救援不及被洪水沖走。陳德明回想時,眼神很是恐懼。後來受困的2人,靠著漂流物脫困。之後救難隊挺進校園,帶著全校師生撤離,終於在凌晨3點半撤到大進國小。「我們全校所有的老師、學生,現在都是平安的、健康的。」聊到此,陳德明露出了安心的笑容。

陳德明是嘉義人,在嘉義高工任教31年,今年8月才新上任光復商工校長。災害發生後,他與多位老師都沒回家,一直清理著學生與教師宿舍。談到學校復原可能很漫長,學生回學校遙遙無期時,一位老師拿著掃把喊著:「不會的,我們2個星期就完成,好不好?」那股聲音,充滿正向,非常陽光。

相關文章

讓光復成為動詞2-4/中午還營業的自助餐店 生財器具轉眼成廢鐵

讓光復成為動詞3/怪手化身諾亞方舟 一路救起20幾人

讓光復成為動詞6/撤離通知只有國語和英語 原住民老人聽不懂

更新時間 2025.10.01 07:2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