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國民黨籍的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左2)被封為「喬王」,民進黨籍的柯建銘(右2)功力也不遑多讓。

名家現場/國民兩黨的喬王 王院長與柯總召

記者|鏡週刊

立院王見王 君子之爭

依稀記得,第一次和柯總召見面是在立法院議場正門旁邊的會客室,他自我介紹是中山醫學院畢業的牙醫師,有意參選立法委員,並跟他分享一些參選公職及問政經驗。第一個直覺是有心的專業人士,一定會成功。果不其然,柯醫師在新竹市順利當選國會全面改選後的首屆立法委員,阿扁只是早三年進軍萬年國會的末代立委,從此變成莫逆之交。不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化,迄今超過三十年的公交私誼則完全不受任何影響。

柯建銘不只在阿扁總統任內開啟「永遠的柯總召」新篇章,政治折衝能力更是公認的難以取代。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曾有「民進黨沒柯建銘,就不能運轉」的評價。阿扁倒是認為天下之大,沒有誰是不能取代的,每個人都是不可缺少的螺絲釘,但也沒有人可以重要到少了你就會世界末日。「沒有馬特拉,我們自己拉」,還是可以找到足以取代的替代品。沒有「偉大的民族救星蔣公」,「中華民國」也不會完蛋。

老柯不是一直都是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阿扁2000年5月20日就任首位政黨輪替後的總統,當時立法院第四屆第三會期的總召是鄭寶清委員。而2005年2月1日立法院長改選,民進黨團提名柯總召挑戰國民黨時任院長王金平,國、民兩黨的「喬王」,王見王,展現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之爭,最後以101票對124票敗北,101票剛好是民進黨89席和台聯黨12席的總數,那個會期的黨團總召是現任監委的趙永清委員。有「蔡公投」之稱的蔡同榮立委,在阿扁總統8年從未放棄爭取黨團總召,直到阿扁卸任總統後的2009年才有機會擔任一個會期總召。按照阿扁為了照顧勞工朋友的合法權益,實施可攜帶式的勞退新制,不論換過多少雇主,年資永不中斷,稱「永遠的總召」柯建銘,亦不為過。

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成立於1987年2月2日第一屆立法院第79會期,黨剛成立,黨團充分自主。1990年謝長廷和阿扁攜手進入國會殿堂,為了爭取黨團幹事長,資深立委張俊雄出面協調,採取抽籤決定,謝委員先抽沒抽到,阿扁成為首任黨團幹事長,長廷兄建請出去要說是他禮讓。阿扁得裡子,長仔要面子,皆大歡喜。謝長廷並建議黨團三長:總召、幹事長、書記長,任期一個會期,大家輪流當;並一次決定3個會期的黨團幹事長,第二個會期是謝長廷委員、第三個會期是盧修一委員。3年後第二屆立法院誕生,也是比照上一屆辦理,同時決定3個會期的黨團幹事長,哪有遵循國會民主?黨團總召由資深民主前輩擔綱,阿扁擔任第一會期黨團幹事長的總召就是美麗島事件政治犯施明德大老,黨團實際操盤手落在相對年輕的幹事長身上。由於任期半年,不得連任,也不會有所謂「永遠總召」的問題。

現任總統府資政謝長廷政治資歷深厚,過去曾任我國駐日代表、高雄市長、立委,也曾擔任民進黨主席。

總統兼主席 朝野共識

「人格者」林義雄主席帶領民進黨完成台灣首次政黨輪替,主席的手不但沒有伸進立法院黨團,也尊重黨提名的總統當選人組閣人事權,讓阿扁有用人唯才的自由空間。選後3月底召開第一次國政顧問團會議,討論閣揆人選,選前原本內定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出任,因為家庭因素婉辭,阿扁提出備胎人選,國民黨籍的儒將、曾任參謀總長的現任國防部長唐飛,獲得一致通過。阿扁會後隨即驅車宜蘭跟林主席報告唐飛院長的人事案,林主席深表贊成。10年前「反軍人組閣」,在立法院還演武齣,10年後郝柏村換成唐飛,卻贏得全民多數的喝采認同。

不到半年,林主席選擇走一條人煙稀少的路,請辭黨主席,高雄市長謝長廷接任主席。為了順利推動國政,先成立「府、院、黨、黨團」協商平台的「九人小組」,納入立院黨團總召及幹事長為當然成員。總統府祕書長陳師孟進而提出「黨政同步」方案,立即得到黨主席謝長廷的認同。2002年7月21日,阿扁總統正式兼黨主席,並指定副總統、行政院長、立院黨團總召為當然中常委。馬英九對阿扁總統兼主席曾大力批評;蔡英文對馬英九總統兼主席也是不以為然,但就職總統當天就迫不及待地兼黨主席。足見「黨政同步」總統兼主席,是不分朝野政黨的難得共識。

選舉攻防戰 暗中過招

顏文談及:「2001年民進黨首次成為國會最大黨,但當時席次仍未過半,陳水扁仍盼支持國民黨籍的前立法院長王金平續任,以此交換讓民進黨最資深、當時仍屬新系的洪奇昌當副院長。當時扁在黨內協調後,也請和王金平有深交、曾與聞上世紀「二月政改」等跨黨派運作攻防的柯建銘,放棄爭選立院副院長,接下前述民進黨團內規改造後的黨團總召職務。」並非完全真實。

洪奇昌過去曾代表民進黨參選立法院副院長,征戰未果。

真相是,2002年2月新國會誕生,民進黨躍升立法院第一大黨,加台聯在國會只有100席,距離總席次225席過半113席,還差13席。李登輝前總統關心立法院正副院長選舉合作事,盼能在民進黨與台聯這二個本土政黨結合外,再找國民黨籍的本土派委員合作,希望立法院長支持國民黨籍王金平連任,副院長由總統指定民進黨籍候選人。李總統表示他已跟王金平院長講好,國民黨團會有25位本土派立委支持民進黨籍副院長人選洪奇昌。李總統親筆寫下25位立委的名單,第一位就是王金平。阿扁選擇相信李總統的政治安排,並未留下該紙條。

結果,上午立法院長選舉,民進黨團成員全部配合把票投給王金平,王金平以218票同意票,得票率96%,史上最高票當選院長。下午副院長選舉,原本講好的國民黨團25票,一票都沒有投過來,經過二輪投票,國民黨籍江丙坤以115票當選副院長,代表民進黨參選的洪奇昌獲得106票。當晚,阿扁致電李總統:按照談好條件,民進黨團都支持王院長連任,但在副院長選舉,連王院長都跑票了。李總統在電話另一端回說:「我也被騙了!」阿扁不認為李總統會騙票,但因這句話,讓這一局破功了,這是李總統和阿扁第一次的政治合作。顯然這一局的「喬王」不是老柯,而是老李,老柯是局外人,老李被真正的喬「王」給騙了!?

親致電拉票 低空飛過

阿扁政府少數執政,如何在立法院與國親多數周旋,歸功於柯總召對議事程序的嫻熟,及對法案、預算案的深入鑽研,及強而有力的幕僚團隊團結合作,才能在《財政收支劃分法》覆議案,協助游錫堃內閣通過難關。但顏文又說柯總召讓阿扁提名的考試院長姚嘉文通過同意權行使,重挫國親聯盟士氣,發揮少數力量的能耐與手腕,則有必要再補充說明。

2002年阿扁提名第十屆考試委員19位,由於各主要政黨都有加倍推薦人選,阿扁也都雨露均霑,因而全部獲得立法院審查同意通過。副院長被提名人張博雅自信有宋楚瑜的親民黨允諾支持,不希望和院長候選人姚嘉文一起拜票,阿扁只好全力輔選政治犯前主席姚嘉文資政,可以說竭盡所能去拉到除了民進黨與台聯共100票鐵票以外的13票,主要是國民黨籍立委的票,投票截止前幾分鐘,阿扁還在總統府親自打電話給2位國民黨籍立法委員,他們實踐諾言衝進議場投下同意票,才讓姚資政以113票剛好過半低空飛過。

2003年阿扁按照修憲後的司法院正副院長及大法官的新變革提名15位大法官,並以翁岳生、城仲模為大法官分別兼任正副院長,其中正副院長及年紀稍長的大法官共8名任期4年,其餘7名任期8年,也因為阿扁的多元包容,不期待大法官是一言堂,而獲得全部通過。

阿扁身陷囹圄戒護就醫及保外就醫,柯總召出力最多,重新入黨的終身黨員黨費1萬元是柯總召幫忙繳納的,黨證也是他到中監親手交付的。但扁案被羅織成獄,代表全黨勸扁先行退黨的最難「鈴鐺」,並非柯總召去掛的,而是另有其人。國務機要費案的遲來「除罪」,就屬柯總召最賣力,整個奔走過程,阿扁看在眼裡,無以回報。赦扁不是柯總召可以決定,那是總統獨享的政治特權,柯總召曾銜小英總統之命,在她卸任前3個月,大年初三的中午,親自到台南住家轉達蔡總統在卸任前赦扁的決定,而且是沒有條件的,詎5月3日突然轉來特赦條件是先認罪的訓令,深信柯總召一定很懊惱,又感無奈!

前總統蔡英文卸任前,一度傳出可能特赦陳水扁,但後來總統府表示無此決定。

不管民進黨是少數執政或多數執政,有人說,柯總召因有王院長,讓喬工更發威,更得心應手。但柯總召是阿扁非常推崇信任的黨團最高領導人,只要獲得總統兼主席的信任與授權,為達目的,赴湯蹈火在所不惜的一個人。不用委派黨中央祕書長監軍,也能不辱使命,達成任務。拜黨團總召依現有內規有任期1年的保障,倖免被逼宮。1年後會發生什麼事,沒人知道。至少,從朝小野大的總召,到完全執政的總召,老柯都做過了,而且做什麼像什麼,做得有聲有色。未來的一個會期,就看民進黨的「喬王」柯總召如何扮演了!

相關文章

名家現場/紐約過境與政黨外交

名家現場/川普就職 台灣地震

名家現場/司法過勞與大法官

更新時間 2025.10.01 07:2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