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女網友在貼文中透露,由於家境清寒,她從未參與過任何校外教學活動。學校的營養午餐是她主要的食物來源,在沒有供餐的日子裡,她甚至只能挨餓度日。她也特別感恩幾位雪中送炭的朋友,慷慨提供食物讓她充飢。
除了餓肚子外,衣著方面,她從小穿的都是親戚轉送的舊衣,不僅款式過時且不合身,就連國中發育時期,她只能穿祖母留下來的舊內衣,肩帶頻頻滑落,鋼圈還會刺進皮膚,這些無聲的困窘讓她感到無助,又因自尊心而無法向人傾訴,只能若無其事壓抑生活。
長大後,她終於有能力靠自己改善生活,當她為自己買下第一件嶄新的內衣時,那種舒適與安全感讓她瞬間領悟到,幸福其實來自於最簡單的日常,「原來快樂其實沒有那麼難,它不是名牌包,不是大餐,而是每天穿在身上、讓妳自在的那種小東西」。她深感貧窮所造成的創傷,不只體現在物質缺乏,更烙印在心理層面,過去「求而不得」的失落感,至今仍讓她無法完全釋懷。
因此,她語重心長:「窮真的不要生」,她認為如果連孩子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無法滿足,讓他們在應該無憂無慮的年紀,卻為生存而煩惱,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她也堅定表示自己不打算生小孩,「目前只想把我自己重新養一遍,好好地為自己活一次!」貼文一出,激發網友熱烈討論,有人讚嘆原PO的樂觀心態,「如果是我可能還會怨恨原生家庭,但妳是正能量欸,有這麼好的心態,做什麼都能成功」;也有人認為社會底層的人將小孩當養老工具,「底層不會這麼想,他們只會覺得養兒防老天經地義哈哈,把妳當金融商品在養,老了就是被動收入」。
此外,部分網友也回想起相似的童年創傷,「辛苦妳了,我覺得窮養還會有一個狀況,就是不敢對自己好,不太敢買好東西,覺得自己好像沒那個資格跟人家用那種新的東西,要脫離這個想法其實就已經很辛苦了」「認同,以前要營養午餐錢還要被唸,學校訂書要買書錢還說什麼不需要花這筆,長大了跟我要孝親費。孝親費?我看是笑死人」「小時候問同學什麼是iPod被嘲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