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職籃工會發聲明,宣布已於9月8日代表球員向中華民國籃球協會提起民事訴訟。(職籃工會提供)

職籃工會震撼彈!球員集體告中華籃協 求償出賽費與肖像權

記者|鏡週刊

根據工會說明,訴訟訴求包含:(1)出賽費補發:要求以每場5,000元計算,補發2018、2019與2023年3屆瓊斯盃國手應得費用。(2)肖像權賠償:針對2024年代表隊選手肖像遭侵權,要求每位選手獲得3萬元賠償。

工會指出,這並非突如其來的對抗,而是長期協商無果後,不得不透過司法途徑守護球員最基本的權益。聲明中提到,早在2017年《國民體育法》修法時,立法精神已明確要求體育團體應支付選手出賽費用,棒球協會也早已建立相關制度並付諸實施;但籃協卻多年未依法執行,導致國手權益持續被忽視。

至於肖像權爭議,工會直指籃協早在2016年瓊斯盃就曾因擅自販售球員卡爆發風波,最終支付100萬元補償並公開道歉,卻在2024年再度重演,凸顯籃協「制度性怠惰從未改善」。

工會透露,自2024年7月起已取得選手授權,並透過律師多次發函籃協,要求協商補償與建立制度機制,金額主張亦參照體育界過往實例,以求兼顧法理與實務。然而,籃協雖曾在會議中口頭承認錯誤,卻遲未有具體作為,展現出治理與誠信的重大瑕疵。

工會強調,多數台灣運動選手長期缺乏保障與申訴管道,往往難以對抗結構性壓力,此次提告是為了讓國家代表隊球員能獲得應有重視,而非孤立無援。

聲明最後指出:「為國出賽的榮譽從來不該靠選手個人承擔,而是建立在尊重、健全與落實制度上。」並期待司法能還原是非,成為改善現況的起點。

職籃工會聲明如下:

針對2018、2019、2023年瓊斯盃期間,中華民國籃球協會未依法給付我國國家代表隊出賽費,以及2024年選手肖像遭未經授權商業使用之事,臺北市職業籃球員職業工會(下稱職籃工會)已於本年9月8日協助選手提出民事求償,內容如下:

一、出賽費:請求以每場5千元之條件,補發2018、2019及2023年共3屆賽事之出賽費。

二、肖像權侵害:請求以每位選手3萬元之條件,向2024年代表隊受侵權選手支付賠償損害。

這並非突如其來的對抗,而是源自制度長期失靈、協商反覆無果後,職籃工會不得不選擇透過司法手段,守住運動員最基本的權益底線。

出賽費爭議方面,早在2017年《國民體育法》修法審議時,立法精神即已明確提示特定體育團體應負責支付選手最基本的出賽費用;對比棒球協會早已建立制度並付諸實施,籃協遲未依法執行,導致歷屆國家代表隊選手權益長期被忽視。

肖像權部分,早在2016年瓊斯盃,籃協即曾因擅自販售球員卡引發爭議,最終支付100萬元補償並公開致歉;卻於2024年再度重演,顯示制度性怠惰從未根本改善。

職籃工會自2024年7月起依法取得選手書面委任授權,偕同律師向籃協提出訴求,多次函文要求協商補償與制度化機制,所主張金額亦在保障選手權益的前提下,提出體育界實務前例供參酌,期兼顧法理與實務。

無奈歷經近一年過程,籃協雖曾於會議中口頭承認錯誤,卻未有後續具體作為,顯示其制度治理與協商誠信皆存重大瑕疵。

除職棒圈之外,台灣多數運動選手至今仍缺乏實質保障與申訴管道,難以面對資訊不對等與結構權勢下的現實壓力。此次職籃工會作為選手後盾依法提起訴訟,代表選手應被體制重視和保護,而不再是孤獨的個體。

我們相信司法可以還原是非,也期待這場訴訟成為逆轉現況的起點:「為國出賽的榮譽從來不該靠選手承擔,而是建立在尊重、健全及落實制度上」。

相關文章

「你說 我在聽」陸劇37歲男神于朦朧墜樓亡 粉絲哭喊「來世幸福」觸發生前暖心設定惹淚

台美關稅有進展?美商務部長曝「和台灣談好了一筆大的」 行政院解答了

雪坊優格遭夾殺!台派喊抵制 律師笑喊:四叉貓應該感謝陳沂

更新時間 2025.09.12 17:4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