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屋裡的重生》書中呈現了長者的感動淚水、學員的生命告白,以及社區居民的回饋,串連出一幅「重生」的群像。這些真實故事,見證了生命在陪伴與支持中得以更新的歷程。
此外,位於花蓮市復興街原臺灣更生保護會的花蓮輔導所,為達成去標籤化及打造溫暖與帶有希望的意象,重新更名為「曙光之屋」,冀望能結合職能培訓與生活支持,打造兼具安全、培力與關懷功能的重生據點,並規劃於原建築物旁新建「花蓮更生手藝新聚落」,未來除有展售主愛之家自身技職訓練製造的木工製品及金屬雷雕製品外,更將與更生保護會全國各分會及矯正署各監所合作,將各地知名的更生商家商品或監所的作業品進行推廣販售。

身兼臺灣更生保護會董事長的高檢署檢察長張斗輝致詞時表示,曙光之屋的前身是臺灣更生保護會花蓮輔導所,主要是收容女性的更生人,但近年在花蓮女性的收容人意願不高,所以有轉型的必要,以達到充分協助更生人復歸社會的目標。更生人要復歸社會,有四個最重要的指標,即穩定的就業、居住的環境、家庭的支持與社會的接納。
張斗輝說,輔導所更名為「曙光之屋」,是去標籤化,寓意為更生人迎來生命新的階段,並強調這裡不僅是一個機構,更是一個充滿關懷與支持的「家」。「曙光之屋」未來也舉辦更生市集等活動,相信可以吸引更多民眾參參觀,讓更多人瞭解到更生商家有很多優質的產品,進而來接納更生人。
本新聚落的建築計畫並獲得東和鋼鐵公司的大力支持,慷慨捐贈建築鋼材,東和鋼鐵公司何如玉副總經理也到場,並由更生保護會張斗輝董事長及主愛之家張麗英執行長致贈感謝狀,代表著東和鋼鐵公司彰顯企業實踐社會責任,及攜手推動更生人復歸社會的決心與行動力。何如玉副總經理表示,公司60多年來專注於建築鋼材,秉持環保與耐震理念,這次捐贈不僅是提供建材,更是希望將專業落在最需要的地方。
透過《老屋裡的重生》新書的發表與「曙光之屋」的揭牌,不僅展現出本署與更生保護會在司法保護工作上的創新與深耕,也凝聚了司法、民間企業的力量,透過職能培訓、社區融合與企業支持,建立支持更生人多元復歸的基礎。本署將持續攜手臺灣更生保護會及各機構伙伴,打造更具包容力與韌性的社會安全網。今天的活動相當隆重,除張斗輝外,包括法務部保護司長洪信旭、花蓮高分檢檢察長洪培根、花蓮地檢署檢察長陳佳秀及主愛之家謝立德董事長、張麗英執行長均出席參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