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如表示,當初挑選導演時非常苦惱,不知找誰。後來《返校》製片李耀華得知此事,知道電影內容和樂隊、高中男孩情誼有關,建議陳慧如去看看姜瑞智導演的賣座電影《角頭—浪流連》。陳慧如從善如流,「我一看就覺得,哇!這個導演不錯。光是第一個鏡頭喝喜酒的場面,就清楚交代人物的關係,看完就馬上找姜瑞智聊,沒想到一拍即合。」
導演姜瑞智則說:「那時看了《進行曲》企劃案與故事長綱後,覺得很帶種,因為拍校園片,裡面竟然沒愛情戲。後來聽兩位監製說明拍這部片希望透過青春熱情的呈現,帶給年輕世代正能量,我也很認同,加上影片題材很特別,決定共襄盛舉。」
片中行進樂隊的戲是一大特色,導演姜瑞智也以獨特的角度捕捉畫面與音樂的美感。他表示:「看建中管樂隊的表演時,我都在想鏡頭的『觀點』,希望透過近距離拍攝,而不是像轉播,只遠遠看到整齊的隊伍。因為近距離可以看到變化,感覺演員表演樂器與行進時的熱血。」
姜瑞智強調,「最重要的是看總教練范家銘如何設計安排完整的動作,之後我再來拆解。例如:有一幕劉育仁飾演的流川穿越旗海的戲,是用穿梭機來拍攝,捕捉每個人丟旗接旗,機器要一路跟著,非常困難。有時為了配合鏡頭,也得更改隊形。」
至於這部電影裡面到底有多少根據真實改編的部分。監製陳慧如笑著表示:「其實片中鋸旗杆的部分是真的,但是當年他們鋸的是國旗。因為比較敏感,我們就是改成校旗。當時真的是沒有物資,為了找可用的旗杆,就先把旗杆鋸短到跟跟身高一樣高,就可以拿來練。」

陳慧如還提到:「真的促使我開始做這整件事,是在訪問很多人的過程當中,剛好有一次校友提到他們當時因為花了太多時間投入樂隊,結果被老師罵:『你們是妓女嗎?成天吹喇叭?』聽到這句話,我覺得有種被雷擊中的感覺,但也打動我,因此更投入這部電影,後來這句話也放到電影裡成為經典台詞。」
陳慧如不諱言,電影中很多情節都是虛構,像樂隊因缺乏經費添購樂器,瞞著校方與家長去吹西索米賺錢,其實是誇張、戲劇化,現實中他們最多是去扶輪社表演。
相關文章
電影《進行曲》專訪4/建國中學書包藏玄機 滿滿經典歌曲再現九〇年代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