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50歲的印尼籍移工亞蒂,努力地在台灣照顧行動不便的曾阿公。每隔半年,她都會把辛苦賺來的薪水匯回家鄉。亞蒂習慣和姐妹們相約到台北車站的印尼街,請雜貨店老闆協助匯款。這裡的手續費只要150到200元,1至2天家人就能拿到錢,對她們來說既快速又划算。
然而,這樣的便利卻伴隨風險。亞蒂的朋友曾請店家代匯,卻碰上老闆捲款消失,錢一去不回。她們心裡明白非銀行管道風險極高,但往往只能「賭一把」,因為遠方的家人正等著用錢。
正因如此,如何讓移工在台灣能安心匯款、便利支付,成了金融服務亟需解決的課題。永豐銀行打造有愛無礙的金融環境,關懷觸角延伸至每個族群。
1.首張移工信用卡 多國語言ATM支付更便利
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截至2025年4月底,全台外籍移工總人數已達83萬3,478人,創下歷史新高,移工在台灣的經濟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永豐銀行針對移工需求,提供迅速匯款、移工貸款等服務,並推出移工第一張信用卡,讓以往在台灣只能以現金消費的移工享有更便利的刷卡支付方式;除此之外,自2013年起陸續推出移工薪轉貸款、跨境匯款,並且與東聯互動合作打造支援印尼、越南、菲律賓(英文)、泰國、中文等語言的移工繳費機,協助快速匯款回鄉與便利日常繳費。有效串聯移工生活金融生態圈,提升便利性。
2.移除屏障 身障者同享金融平權
金融友善不只對移工重要,對身心障礙者而言同樣關鍵。在永豐銀行濟南路分行,一位視障先生沿著導盲磚,靠語音ATM完成提款。他笑著說:「我第一次覺得,自己也能像別人一樣自在使用銀行服務。」
另外,輪椅使用者小梅(化名),更因為「容膝式ATM」找回自主。過去她領錢必須依賴家人,如今低高度的觸控面板與雙螢幕設計,讓她能自己操作,不僅守住隱私,也多了一份安全感與成就感。對多數人來說,提款、匯款這些都是日常生活小事;但對於弱勢族群,這卻是多年來的難題。而如今銀行正試圖用「友善」來改變這個現況。
對身障者而言,如果銀行願意提供更細緻的服務,讓他們自己完成,那才是真正的平權。如今銀行也早已推出手語預約翻譯、線上文字客服、口述免填單等服務,讓身障朋友們辦理業務不再需要依賴他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