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老店有米其林增添光彩,接近中午時刻,一開門立刻滿座。

銅板價米其林新面孔2/做油湯不讓人看扁 他花200萬裝潢到米其林也推薦

記者|鏡週刊

1946年,外號「蘇來傳」的蘇芳文開始在龍山寺擺攤,後來交棒給第二代兒子蘇朝樹,從廟埕小攤一路轉戰龍山臨時商場(今龍山公園),1980年代尾聲,客人耐不住時商場(鐵皮屋的高溫悶熱,人潮漸散,直到1993年底,為了興建台北捷運龍山寺站,政府決定拆除商場,老店先後遷至萬華火車站前廣場、西園路、萬華行政中心美食街。

綜合湯用料澎湃,結合四神湯與豬肚湯,滴上當歸米酒,入喉有中藥香氣。(65元/碗)

「龍山臨時商場一拆掉,(生意)就完蛋啦!政府只負責蓋商場給你賣,生意不好是你家的事;像是兩喜號魷魚羹、龍都冰菓、新竹肉圓(現名川業肉圓)等老店,只能出走。」蘇朝樹忍不住抱怨。

兒子罹癌 重掌老店

後來,蘇朝樹因為罹患氣胸開刀,一度想要關店,幸好退伍後就在店裡幫忙的小兒子蘇成業和妻子願意延續,大兒子蘇遵業也辭去日商水產公司的工作返家幫忙;2008年,父子三人在萬華三水街租得店面,迎來觀光客人潮,年輕面孔也愈來愈多。

早上5點多,第二代蘇朝樹(右)和大兒子蘇遵業(左)手工製作獨步全台的杯子肉圓。

正當蘇朝樹準備交棒,小兒子蘇成業卻在2014年、年僅37歲時發現罹患肺癌第三期,腫瘤擴散到淋巴結。蘇成業回憶這段往事,眼眶泛紅,淚水始終沒掉下來,「爸爸嘆氣說,我會少活30年,我當時立刻放下工作化療1年,太太也陪我抗癌,爸爸和大哥只好接手店裡生意。」

兄弟齊心 再次接班

老店承受的浪濤接二連三,新冠肺炎疫情2021年5月在台灣大爆發,萬華是重災區,營收連店租都不夠付。眼見生意慘淡,癌症病情已獲控制的蘇成業坦言,「那時才發現爸爸、哥哥只剩壓力跟疲憊,導致品質、環境標準時好時壞。和哥哥商議後,決定與其裝潢承租的店面,不如裝潢自己家,於是,在2022年底,遷回和平西路小巷裡的祖厝。」

第三代小兒子蘇成業(左)在妻子唐儀臻(右)支持下,走過抗癌路,親自操刀設計,讓老店多了文青質感。

學習廣告設計的蘇成業,和妻子唐儀臻花了半年時間,到大稻埕走訪老宅改建的餐廳,參考室內設計風格。蘇成業說:「說難聽點,做油湯的是餐飲裡最底層的,我全心投入,希望把銅板小吃做到最好,提供給客人舒適的環境。為了不忘本,回到祖厝後的招牌以阿公的外號蘇來傳為名,加上日文露店(ろてん)二字,是簡陋攤商的意思。」父親選擇放手,兄弟也齊心在祖厝打響老店名號,一舉在2025年拿下米其林必比登推薦。

相關文章

台灣老店/米其林新面孔 市長黑道都是常客 必比登推介露店 蘇來傳專訪

銅板價米其林新面孔3/曾惹毛賭場教父不敢擺攤 老店見證艋舺江湖史

銅板價米其林新生1/貴公子跌入凡間 五星級食材包進肉圓

更新時間 2025.08.24 17:2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