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跑去做幕後,黃騰浩承認雖然在觀眾眼裡,當演員是幸福的,但同時也很被動、都是被選擇的,「會想轉製作,就是因為至少我可以主動去做一些什麼,台灣的類型作品很侷限,儘管環境很開放,但永遠都是那些而已。」

走到幕後,最初是想滿足自己表演的念頭,想知道為什麼其他類型的機會不是那麼多,黃騰浩說:「演藝生涯可能從開始到結束,還接不到心目中你最想要拍的角色。」
黃騰浩很想要拍動作片,「我想要演殺手,台灣沒有這樣的故事、沒有這樣的作品可以支撐。故事主角永遠都是20歲、30歲,有沒有可能有40歲、50歲、60歲的故事,讓這些人來當主角?會轉幕後也是因為,至少我可以試著去開發,或者可能看國外其他的一些點子還不錯,也許台灣可以拍,寫出類似的故事,結合台灣社會風土人情,或者符合台灣價值觀,即使我不見得能演。」
這個開發題材的過程,他說會拉很長,所以需要耐心,「因為每個人都有想法,但是從無到有,光是那個結果,會不會按照你想像中的方向走,都要想辦法解決。也有可能我們太過入迷,導致太主觀,會變得過於盲目。」黃騰浩提到從創意的發想,一邊做田野調查,一邊收集其他素材,評估是否能加入劇本當中,這一路上要做的事情很多。
江湖找鬥陣,理念共通才有下一步

對於開發各種類型創作的機會,黃騰浩說一切都要取決於溝通,「合作本來就是跟簽合約一樣,不認同不簽字。」
黃騰浩說:「現在觀眾的觀影習慣都很直接,不再是『你給我什麼,我就看什麼』,需要節奏快一點。以前的觀影習慣,坐在戲院2個小時,現在也改變了。所以挑選題材時,需要評估到這一點,怎麼讓觀眾願意進戲院,而不是讓他們想說『等一下再看。』」黃騰浩與創作者溝通時,通常在聊天時就充分交換意見,這樣能避免很多日後的歧見,「一般來說,我是沒有碰到這樣的情況。」
化妝、髮型:陳紘 造型:Claire Woo 服裝提供:AMIRI、John Varvatos、TOD'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