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龍計畫透露,這是世紀風電為因應離岸風機、水下基礎大型化發展,啟用全新「擎天塔(Twin Tower)」工作站後,首個完成組裝作業的專案,標誌台灣離岸風電產業國產化的重要里程碑。此次交付的風機水下基礎是台灣離岸風場史上最大、最重的構件,每座高度超過90公尺,重量高達2,000公噸,相當於1千台汽車的總和。這批水下基礎不僅體現了製造規模的突破,更是國內供應鏈首次成功整合具備先進「油壓抱樁器系統」於水下基礎製造作業。
據了解,油壓抱樁器系統結構複雜、銲接空間受限,且須承受高載重,可在水下基礎安裝過程中協助對位並確保施工穩定,深具技術含量。海龍計畫透過分享國際經驗、深化設計、精準工序控制、專業人員訓練與現場應變能力,協助世紀風電成功提升技術學習曲線,完成這項高難度製造作業,實現國產化目標並展現本土團隊的卓越實力。
世紀風電表示,自2022年底雙方簽署水下基礎製造合約以來,海龍計畫與世紀風電密切合作,並於隔年五月舉辦開工典禮,製造期間,海龍計畫協助世紀風電各項製造作業、風險管理及溝通,派駐超過20位駐廠人員,橫跨製造管理、品質管理、環安衛、時程規劃、銲接及塗裝檢驗、工程技術及專案管理等,共同協助提升國內相關技能。
為了協助海龍計畫如期併網,世紀集團旗下公司與廠房,包含世紀風電台北港、世紀鋼構觀音廠、世紀鋼構雲林廠、世紀樺欣及其協力在地供應鏈,都投入海龍計畫水下基礎生產製造,巔峰時期世紀風電投入人力達1,400人,充分展現在地供應鏈的施作量能。
世紀風電採用「擎天塔」來組裝海龍計畫的水下基礎,這是全世界第一座專為製造深海域超大型離岸風電水下基礎打造的室外吊裝設施,顯示在地供應鏈在吸收國際經驗的同時,亦具備設備能量與創新能力。海龍計畫執行長暨專案總監柯廷灝(Tim Kittelhake)表示,世紀風電的施工廠房不但是國際級,而且更是數一數二。
柯廷灝進一步表示:「海龍計畫很早就選定世紀風電作為水下基礎合作夥伴,與世紀風電的合作不僅對於計畫推進十分關鍵,也充分證明台灣在地供應鏈有能力穩定供應及達到國內離岸風電成長目標,並持續吸引投資以實現複雜的大型專案建置。」
世紀集團董事長賴文祥則表示:「這是一段不容易的旅程,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世紀集團要特別感謝海龍這位業主這段時間對本土供應鏈持續不斷的協助及鼓勵,我們才能夠順利完成這項重大里程碑,並創下許多紀錄,共同為台灣離岸風電發展開創新一頁的篇章。」
海龍計畫已於今年6月宣布首支風機所發綠電順利併入台電電網,預計2026年達成全數風機併網發電,屆時將成為台灣史上首座大於1GW(1044MW)離岸風電風場,提供超過百萬家庭潔淨能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