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瞄準美國AI資料中心大餅,劍指「星際之門」計畫。(本刊資料照)

鴻海東元聯手/劉揚偉佈局AI資料中心 組團撬開「星際之門」

記者|鏡週刊

成就鴻海、東元策略聯盟背後的兩大人物,正是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與東元董事長利明献,兩位都是專業經理人背景,在產業經營甚深,也在人脈累積上多所互動,檯面上,2021年,在當時身為中國信託銀行的董事長利明献穿針引線下,促成新能源車(Electric Vehicle,EV)產業基金的成立,全力支持劉揚偉的電動車大計,雙方在產業看法和作風上甚有默契,成爲後續合作的默契基礎。

而後隨著利明献轉進東元擔任董事長,眼見東元曾經擁有良好的重電資源與經驗,卻在這一波AI浪潮中的缺乏能見度,他要以專業經理人的身份,積極為東元尋求轉型與出路,而他的眼光就放到策略聯盟上,當然,找一個AI界的大咖搭配會是最快捷徑,也就是東元發言人簡世雄口中的「國際級跳板」。

鴻海、東元喜結盟約,要攜手組團共赴美國一同搶單。

而由劉揚偉操盤的鴻海AI業務佈局,目前雖已穩居伺服器業務龍頭,但正如鴻海發言人巫俊毅多次重申所言「好還要更好、快還要更快」,也傳達出劉揚偉此刻的想法,佈局Level 11單機櫃已不足夠,還要快速轉向Level 12多機櫃直接攻下客戶,才能與競爭對手保持一定距離,而眼下,勢必就需要更快的方式升級。

東元需要客戶、需要訂單,鴻海不僅是滿手訂單,並已放眼望向下一個戰場,巫俊毅指出「希望搭配東元的機電工程能力,將大部分的整合工程,可以在前端這邊就完成,將有助於加快整個資料中心的建置。」

雖然,昨(30日)重訊中,鴻海指出合作初期將針對台灣、亞洲、美國與中東市場推進模組化資料中心,不過,業界人士直指「其實鴻海眼中最機不可失的還是美國市場」,尤其是一線雲端服務業者(CSP),而東元在美國德州的TECO-Westinghouse,擁有美國製造和在地服務的優勢,結合鴻海在美國的製造基地,符合雙方擴大美國製造、重塑全球供應鏈的策略方向。

談到美國市場,當然不能不提被封為北美最大AI基礎建設,投資規模高達5,000億美元的「星際之門」計畫,此投資案預計由OpenAI、軟體銀行以及甲骨文合資成立一家公司,要在美國布建AI基礎建設維持美國AI主權及其領先地位。

為了這樣的目標,美方所開出的規格與需求,自然是高規格的Level 12多機櫃市場,市場人士分析,對於鴻海來說,若能同時採用模組化、標準化的方式快速搶食市場,會是相對有利且能確保持自家吃下的市場大餅將會更大,自然要提前佈局,也就成為劉揚偉願意接下東元合作橄欖枝的背後主因。

相關文章

鴻海與日產再續前緣? 傳出雙方產線合作有譜

鴻海東元聯手/利明献喊話互補性高 鴻海擠下華新麗華成第二大股東

鴻海東元聯手/鴻海取得東元10%股權 宣示攜手赴美打AIDC天下

更新時間 2025.07.31 21:0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