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被害人出示虛擬貨幣投資詐騙證據。(台灣民間反詐騙協會提供)

臉書廣告竟分享聖經箴言詐騙 反詐協會籲被害人站出來

記者|鏡週刊

反詐協會為協助被害人討公道、追究臉書責任,持續面談被害人。被害人黃女士表示,她看到臉書廣告徵選兒童模特兒,點擊報名先連到LINE的「攝影客服」,對方請她上傳孩子照片和資料,審查後加入大群組;群組內都在曬孩子的照片,彼此寒暄聊天,還分享聖經箴言,看起來溫馨單純。

黃女士說,其中有人拍感恩影片,感謝群組內某位成員讓大家「改善生活」。因為她有負債,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私訊某位成員,結果一步步落入投資詐騙虛擬貨幣的圈套,被騙140萬元。她報警後,仍不斷在臉書和IG看到同類型的詐騙廣告,多次檢舉無果,讓她生活陷入愁雲慘霧。

被害人曾向多次IG檢舉同類型詐騙廣告,卻慘被駁回。(台灣民間反詐騙協會提供)

另有2名被害人是看到臉書上有人假冒電商名人486先生及知名作家吳淡如的詐騙廣告,陷入投資陷阱,分別被騙300多萬元及900萬元;不僅多年積蓄化為烏有,甚至因此負債,不敢向家人啟齒,情緒崩潰落淚,身心飽受煎熬。

協會表示,臉書是全球最大社群平台,應負起廣告審查及防詐責任,卻放任詐騙廣告大量投放,如同詐團幫凶。協會呼籲被害人站出來提供案件資料,包括被害經過、是否已報案及是否願意出席記者會,並留下聯絡方式,協會將安排專人聯繫,訴訟費用由協會負擔。請將資訊寄至協會信箱:taiwancivilantifraud@gmail.com。

相關文章

台灣民間反詐協會成立幣流分析工作坊 強化檢警調打詐能量

土城警分局攔阻114件詐騙 6個月成功守住民眾財產逾8千萬

臉書淪詐騙溫床 台灣民間反詐騙協會面談被害人助提告求償

更新時間 2025.07.25 09:2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