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美琴18日下午出席台灣外國記者會(Taiwan Foreign Correspondents' Club)「與蕭美琴副總統對話」活動,除了分享台灣在全球動盪局勢中的政府治理與各項優先政策,也回應媒體針對國安議題、兩岸關係、台美關係、國防、外交、全社會韌性、供應鏈安全等議題提問。
在記者會上,有媒體問到,美國情報指中國可能在2027年前對台動武,如何看待這一評估?認為在任期內,中國發動軍事行動的可能性有多高?在內部審查方面,政府近期加強對中籍人士的審查,以及罷免行動引發的政治對立,是否正在削弱臺灣的社會凝聚力?政府是否關注並採取因應措施?
對此,蕭美琴表示,關於2027年的說法,這已是被廣泛討論與回應多次的議題,台灣現在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為了防止這樣的衝突發生,不只是2027年,而是永遠不要發生。
關於「2027時間表」,蕭美琴相信最初是從中國的能力與意圖兩方面來談的。因此,為了防止此類衝突,就如同大家希望避免世界其他地區發生的悲劇或戰爭在台灣上演,因此必須同時處理「能力」與「意圖」這兩個層面。這也就是為什麼台灣現在非常積極地投資在自我防衛能力上,並強化意志力,以防止任何誤判與企圖破壞台海和平穩定的行動。
「而對於我們的民主制度,中國顯然企圖以混合手段破壞我們的社會凝聚力」,蕭美琴舉例像是假訊息、滲透、統戰等手段,因此,台灣需要強化對社會的保護,同時也要加強團結,「我相信這種團結是建立在我們共同守護民主體制與民主制度的目標之上,這對台灣人民來說非常重要」。
蕭美琴說,罷免權,就像選舉一樣,是憲法保障的公民權利,屬於台灣蓬勃發展的民主制度中的一部分,也就是人民可以依據憲法行使這些公民權與義務。她認為,捍衛這些基本權利非常重要,而擁有強健的民主制度,也有助於社會內部建立起更大的團結與凝聚力,而正因為民主制度中如政治權利及公民權的基礎權力,使台灣具有獨特性,也促使國際社會對台灣給予更大的支持,「這些是我們社會非常珍視的價值」。
相關文章
YouTuber看不下去!30分鐘片揭為何大罷免 網戰翻他回應了:要接受這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