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新興市場,意外成為凌航在美中貿易升溫、關稅、全球供應鏈去中化的影響下的突圍關鍵。「我們(凌航)布局非美、非中市場多年,現在反而成為新客戶找上門的優勢。」曾珍向本刊直言並進一步指出,特別是在東南亞與東歐,有不少系統廠想尋找「非中國製造」記憶體替代方案。
曾珍表示,雖然新興市場的單價不高、交付複雜,但凌航憑藉彈性設計與快速反應建立信任,讓其成為新興市場政府採購中的常客;從教育標案、工業用電腦到系統整合服務,逐步建立長期客戶關係與產品認證,並拉動品牌認知回流台灣。「凌航早期就是先打國外市場,再回台灣驗證系統,這樣的經驗也讓凌航在近年供應鏈區域化趨勢下搶佔先機。」她強調。
除了市場策略,凌航在組織架構上也展現彈性。曾珍透露,凌航採敏捷式專案管理、小型團隊快速應變,讓其能根據各地市場特性進行調整。以印度為例,當地政府積極推動製造業發展,凌航選擇與在地電子專業製造服務(EMS)廠合作,而非自行設廠,以記憶體模組供應商角色進入系統廠供應鏈,靈活因應不同國家法規與文化挑戰。
曾珍補充說道,印度在五年前,當地製造實力幾乎為零,如今已有能力完成6、7成以上的系統端整合實力,逐漸成為凌航科技新的合作據點。此舉也讓公司在供應鏈風險升高的情況下,更具彈性地服務各國市場。
曾珍指出,記憶體模組雖屬標準產品,但穩定供應與快速客製,是凌航科技累積長期客戶信任的關鍵。他以一位東南亞系統廠為例,對方的筆電設計週期長達一年,一旦開案後零組件就很難更動,因此凌航的交期與品質保證成為合作關鍵。
未來全球供應鏈將有望持續朝區域設計、區域採購、區域生產模式發展。曾珍分析,對以B2B為主的模組廠來說,與系統端密切合作、快速適應各地市場政策,將比單一價格競爭更具長期優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