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1電影》上映已一段時間,票房相當好,評價也普遍正面。但我個人最喜歡的,是電影開場關於「勞力士迪通拿 24 小時耐力賽」的一整段鋪陳。

(以下有開場劇情雷。)

這一段開場戲,完整交待主角 Sonny Hayes(布萊德彼特飾演)的現況、過往以及其性格,IWC 也藉此向錶壇大哥勞力士致敬,然後又不忘小小調侃一下。


電影中,布萊德彼特在贏得「勞力士迪通拿 24 小時耐力賽」的冠軍之後,不僅不上頒獎台,就連勞力士送的 Daytona 冠軍錶都不要了(傻了嗎?),寧願只戴著老 IWC 工程師。這場戲把賽車與電影情節完美結合,也讓錶迷如我看得呵呵笑,非常開心。
所以,「勞力士迪通拿 24 小時耐力賽」是什麼?
它是世界三大耐力賽事之一,與法國「利曼 24 小時耐力賽」、美國「賽百靈12小時耐力賽」並列耐力賽三冠王。從「迪通拿」這個名字就可知道,勞力士最著名的 Cosmograph Daytona 宇宙計時型迪通拿腕錶,就是以它命名的。

迪通拿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是美式賽車文化的發源地,1930 至 50 年代,那時速度還沒那麼快的賽車,直接在堅硬的「迪通拿海灘」的沙灘地上奔馳競速,直到 1959 年,才建造起專業的賽道。1963 年,勞力士大力投入美國賽車活動,開始與 Daytona 國際賽道合作,同時也將其計時碼錶系列,命名為 Cosmograph Daytona。可見得,這場「勞力士迪通拿 24 小時耐力賽」有多經典了。
另外,曾在 1986 年真的登上迪通拿頒獎台的保羅紐曼(駕駛 Porsche 935 Turbo),也因為常常佩戴勞力士 Daytona Ref. 6239,這款手錶後來才被稱「保羅紐曼型」。
所以,布萊德彼特最近熱衷於賽車運動,某種程度上也算是追隨保羅紐曼的腳步呢!
今年起,勞力士已正式投入國際汽聯(FIA)的「世界耐力錦標賽」(WEC)賽事的贊助之中,除了法國「利曼24小時耐力賽」之外,包括「卡達 1812 公里賽」「伊莫拉 6 小時賽」「斯帕 6 小時賽」「聖保羅 6 小時賽」等,也都可以看到勞力士綠底黃字的標誌。另外,屬於美國賽車體系的IMSA(International Motor Sports Association)賽事,當然也都在其勢力範圍之中。
而在這一波《F1電影》熱潮之中,IWC 萬國錶無疑是最大贏家。

IWC 不僅參與了幕後製作,更為片中的虛構車隊「APXGP」設計專屬腕錶,把現實世界的機械工藝與電影敘事做了結合,發表「飛行員計時腕錶 APXGP Edition」,其黑、金與白色的設計配搭,靈感就是源自電影中 APXGP 賽車團隊的配色與賽車外觀。

同時,IWC 多年來與 Mercedes-AMG Petronas F1 車隊合作,也讓他們佔盡行銷優勢。因為車隊目前兩位帥哥車手 George Russell 與 Kimi Antonelli(年僅 18 歲),目前表現都非常出色,擁有大批粉絲。甚至連車隊經理 Toto Wolff 都因為《F1:飆速求生》紀錄片而成為大明星。

而泰格豪雅(TAG HEUER),則是跟著LVMH集團的大哥路易威登(LV)以及酩悅香檳(Moët & Chandon),共同簽下 F1 賽事長達十年的官方贊助合約,讓整個 F1 賽道都成為泰格豪雅的主場。其全新推出的 Formula 1 太陽能石英錶款,以及 Monaco 摩納哥復古風格的腕錶,日前才剛剛在台灣舉行盛大發表會,大受好評。
但泰格豪雅並不滿足於此,今年還攻佔著名的英國「古德伍德速度節」成為官方時計,野心非常大。



相關文章
利曼 24 小時耐力賽現場直擊之二/「利曼 24 小時耐力賽」是怎麼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