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2018年以2.55億英鎊(約新台幣104.6億元)購入倫敦塔附近的皇家鑄幣廠舊址,計劃興建的新使館面積達兩萬平方公尺,建成後將是歐洲最大的外交使團,因此又被戲稱為「中國超級大使館」(China Mega Embassy)。然而,由於選址鄰近倫敦金融城的心臟地帶,附近遍布各大金融機構的光纖通訊電纜,甚至坐落於一條敏感的通訊電纜隧道上方,該計畫自提出以來便遭到英國軍情五處(MI5)等情報機構的強烈反對,認為該地點構成嚴重的間諜與國家安全風險。
本次爭議的核心是聖瑪麗格雷斯修道院(St Mary Graces)遺址,該古蹟是西元1350年由英王愛德華三世捐贈建立的熙篤會修道院,現為「排定古代紀念碑」(scheduled ancient monument)。批評者指出,修道院遺址落在擬議大使館的預定範圍內,未來由中國安全人員負責檢查遊客護照,等同於將英國歷史遺址劃入中國主權管轄範圍。「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執行董事裴倫德(Luke de Pulford)直言,這項安排一旦落實,任何批評北京當局者前往參觀將不再安全。
這項在野黨時期被前保守黨政府擱置的申請案,在現任工黨首相施凱爾去年勝選後被重新啟動。外界質疑,工黨政府是否已與北京達成祕密協議以批准該建案。前保守黨黨魁史密斯(Iain Duncan Smith)怒批這是工黨政府向中國的「賄賂、勒索與霸凌屈服」的噁心讓步。據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甚至在今年一月與財政大臣里夫斯(Rachel Reeves)商討貿易協議時直接提及此事,批評者指控里夫斯為填補公共財政缺口而犧牲國家安全。
針對英國官員批准修道院遺址的安檢措施,官方辯稱這是平衡外交需求與文化遺產參觀權的「必要過渡措施」。然而,隨著最終裁決日期定在12月10日逼近,英國政壇跨黨派的反對聲浪持續高漲。議員們正積極動員要求進行議會辯論,並呼籲對該大使館計畫的整體安全影響進行獨立審查,以維護國家核心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