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的鄭麗文在10月20日的國民黨主席改選中以黑馬之姿勝出,成為繼洪秀柱後第二位由黨員選出的女性黨主席。她出身野百合學運,早年主張台灣獨立,如今將接掌藍營大權,她在上任前即任命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出任副主席,而蕭日前在天津會晤中國國台辦主任宋濤,為兩岸關係投下關注焦點。
鄭麗文先前稱,上任後不排除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並表示若有助於化解歷史歧見、累積善意,「見一百次都願意」,希望藉由誠意與決心展現兩岸和平的可能。她重申,「和平、和平、和平」是國民黨對兩岸政策的核心信念,並認為台灣與中國的矛盾應以和平方式解決。
針對中國不放棄武力犯台的問題,鄭麗文回應,「我們也沒有放棄武力保衛台灣的決心」。記者反問,鄭麗文不贊成台灣持續增加國防預算到GDP的5%,似乎與前述說法相矛盾,鄭麗文則強調,國防預算應以「合理」為原則,目前台灣年度國防支出已占總預算三分之一,「太多了」。她批評近年軍購過程中出現效率與合理性問題,強調應檢討整體規劃,鄭麗文認為,台灣要軍購、要國防,是為了台海的和平,還不如用非軍事的方式化解,讓關係正常化。
而對於「我是中國人」言論引來政壇議論,鄭麗文則表示,她都是依照憲法法理來論述。面對台灣人憂心變成第二個香港,鄭麗文則回應,中國沒有要把台灣變成第二個香港,更語出驚人表示,俄國總統普丁不是獨裁者,因為他是民主選出來的領袖,讓《德國之聲》記者忍不住嘆道:「你這是開啟了一個新的國際理論。」反問鄭麗文是否了解俄羅斯的民主選舉,並請教「主席您很瞭解台灣的狀況, 國際新聞你有在閱讀嗎?」鄭麗文不客氣回應:「我比你熟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