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軍傳媒」北約東翼承受俄羅斯空域挑釁壓力

記者|軍傳媒

就波蘭事件而言,波蘭與北約指出侵入無人機數量約17架,具威脅性的部分無人機遭到擊落,其餘利用干擾使其墜落在空曠處,事件也導致波蘭短時間關閉多處機場空域;緊接著羅馬尼亞也通報俄製無人機越界波蘭外長將此定性為「克里姆林宮測試北約反應」的行動,利用不攜帶炸藥的無人機、但卻以大規模與前進深度來試探北約的決心與流程,事件發生於俄羅斯對烏克蘭大規模無人機攻擊的同一夜,因此俄羅斯一開始先否認是自己的無人機,直到殘骸被尋獲且完整辨識後才改口稱是無人機迷航導致,俄羅斯的行為符合趁機外溢測試的行為特徵,也是繼切斷波羅的海海纜後新一輪的灰色侵擾行動。

愛沙尼亞的領空遭侵擾,性質更接近是利用波羅的海三小國防空弱小的事實,以有人戰機飛越的底線試探。北約在9月23日發出強硬聲明表示,俄方行徑屬「日益不負責任的模式」,並警告將以必要的軍事與非軍事工具回應;北約秘書長同時點出,現場指揮官已被授權在必要時做出「最終決定」,表示現場指揮官可自行決定是否開火擊落俄機。這一表述在指揮與交戰規則(ROE)層面是顯著強化,類似土耳其過往直接開火擊落俄羅斯侵略領空戰機的授權,即便目前情勢尚未構成第五條情境,北約也在提升戰術到戰役層級的快速決策鏈。

為了因應俄羅斯的威脅,北約迅即加強空中預警與反無人機哨戒,包括土耳其於9月22–25日將先進空中預警機AWACS部署至立陶宛,協助補盲低空、慢速與小雷截面目標的偵測與攔截,立陶宛亦授權軍方對越界無人機採取擊落行動,北約已將俄羅斯的侵擾視為常態化,因此制定前線對類似行為的態勢管理行動及方式。

全文連結請按此參閱「軍傳媒」空域挑釁升溫,北約東翼承受俄羅斯壓力

更新時間 2025.10.03 07:0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