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天召開「台美政府對等關稅協商」公聽會,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表示,一般經貿談判要耗時2到3年,這次美國要在短期間快速解決其貿易逆差問題,不只台灣,各國都面臨不可預測性極高的談判挑戰;但談判團隊一定會持續堅守產業及國家利益,也會捍衛國民健康與糧食安全,並兼顧國際標準。
川普美東時間16日預告,「有一些不錯的協議將宣布」,其中可能包括印度,並說將對與美國貿易量較小的150多個國家寄出通知,稅率可能統一落在10%或15%。顏慧欣指出,從目前川普已發出的關稅信函分析,其處理不具一致性,和談判進展也沒有必然關係;台灣雖然尚未收到關稅信,但談判立場就是在8月1日起和美積極協商,取得對國家、產業最佳的稅率,也希望爭取比日韓競爭對手更好的待遇。
顏慧欣強調,台美談判團隊雙方都是肯認談判是有進展的,「我們會希望為國人帶來的是驚喜、喜悅的結果」,另外她也表示8月1日這時間點是美國給全球期限,不是給台灣的期限,因此和國內「其他事件」沒有關聯性;否認國民黨指控關稅談判是刻意拖延至7月26日後公布,以降低對大罷免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