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包宜航神父86歲高齡重返台灣,與昔日小兒麻痺病童重逢。

《神父再會》、《從天而降的火車》、《回家之路》美國休士頓國際影視展喜獲二金一銀

記者|林妏緹

《神父再會》由黃威勝、謝祝芬共同製作,記錄曾於1960年代來台服務的荷蘭神父包宜航,在學生集資邀請下,86歲高齡重返台灣,與昔日小兒麻痺病童重逢。包神父當年在宜蘭頭城、礁溪照顧病童,背著孩子搭火車赴台北看診,並利用礁溪溫泉進行物理治療,陪伴他們從地上爬行到穿上鐵鞋站起來。離台40餘年後,包神父仍說得一口宜蘭腔台語與記得孩子們的困境,感嘆台灣雖然現代化,但人情味卻逐漸流失。這場橫跨半世紀的重逢,溫暖見證了無私奉獻與深厚情誼。

火車吊掛過程地面指揮手跟吊車操作手必須緊密配合。

《從天而降的火車》由黃麗如、黃威勝共同製作。自2021年起,台鐵從日本購入的新自強號EMU3000型,因著港口有鐵道的地利之便,與專業的碼頭裝卸單位,火車自此在花蓮港卸貨。從天而降的火車成了花蓮港最酷的風景,每次火車卸貨時都吸引鐵道迷來觀看。整個火車卸貨業務計有50航次,本片即紀錄倒數第二回的第48航次的火車裝卸作業,以48小時的時間,觀察火車裝卸的點點滴滴,紀錄碼頭裝卸作業員的工作與生活。

獸醫與保育員在高壓中照料驚恐絕食的動物。

《回家之路》由紀穎如、李柏毅共同製作。前進台東池上野灣野生動物救傷站,呈現春夏繁殖季節中,大量受傷野生動物湧入後的搶救現場。獸醫與保育員在高壓中照料驚恐絕食的動物,既要避免牠們對人產生依賴,又需在無法野放時忍痛選擇安樂死。影片記錄他們在兩難之間的掙扎與心理創傷,也道出最大的心願,希望有一天不再需要救援,讓救傷站能真正關門歇業。

休士頓國際影視展,原為休士頓國際電影節,1961年在德州休士頓首次舉辦,於每年四月舉辦,致力於發掘各種形式的傑出獨立影視作品及製作。

(本文為涉己新聞)

更新時間 2025.05.12 18:03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