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70款重磅專利藥到期! 台灣學名藥迎7兆市場大戰

作者|鏡報

2025-2030年將有一波多達70種重磅級、獨門獨市的原廠專利藥到期潮,專利一過意味只要是合格藥廠即可生產學名藥(仿製藥、非原廠藥)、生物相似藥,以替代較昂貴的原廠藥。這正好碰上川普要大砍藥廠藥價的時間點,勢必產生轉嫁效應,造成全球藥價上漲。然而,這是台灣醫藥生技的危機、卻也藥廠的轉機,除了一般學名藥外,還可趁此轉型、投入技術門檻較高的關鍵學名新藥研製,一旦成功便可搶食市場,一來幫健保紓解原廠藥荒外,二來還能降低未來藥價上漲的衝擊。

在美國,學名藥每年用藥量92%,卻僅占總體藥費的16%;而原廠專利藥用藥量不過區區8%,竟占了總體藥費的84%,足見原廠專利藥的藥價、獲利能力遠高於學名藥。其實這跟台灣全民健保藥費給付的情況差不多,逾新台幣2400億元的藥費支出中,學名藥規模約850億元,原廠專利藥品則約1550億元。

專利藥獲利大,也是藥廠願意花時間、甘冒著失敗機率進行臨床實驗的原因。原廠專利藥、生物製劑,在專利期內確實擁有市場獨佔性、以及較高的售價,只是專利期一過,學名藥廠就可以生產與之相同成分、療效、安全性的學名藥(採化學反應合成)、或是模仿生物製劑的生物相似藥(採基因工程活細胞製成),一推出、由於它的價格會比較便宜,因此按往例來看,一旦學名藥出現不消半年,原廠藥就會斷崖式失去90%的市場。

原廠專利藥價高,是因為研發成本高、臨床實驗時失敗率也高。圖/翻攝禮來臉書
原廠專利藥價高,是因為研發成本高、臨床實驗時失敗率也高。圖/翻攝禮來臉書

因此世界大藥廠不能只有一招鮮,為了維持營運不墜,會不斷研發專利新藥、收購其他較小藥廠研發成果、或是將潛力新藥小廠併購至旗下,而這就是醫藥界的循環創新模式。事實上,原廠專利藥或生物製劑,就像是先進製程的半導體,而學名藥、生物相似藥則類似成熟製程的半導體。

川普通令世界大藥廠9月29日必須對美實施最惠國藥價,失去美國市場的利潤、必須從世界其他市場彌補,況且提高其它世界先進國家藥價,也有助於穩盤最大的美國市場,這將使得之後全球藥價恐因而大漲。台灣部分,由於健保藥品訂價是參考十大先進國(美國、加拿大、瑞典、德國、法國、英國、比利時、瑞士、日本、澳洲)的最低價、再訂低一點,這可能會讓國際藥廠覺得專利新藥沒利潤而不售給台灣、或者延遲上市、因而發生缺藥現象。

適逢2025-2030年原廠專利藥到期潮,其中關係著數億腫瘤、慢性病患的70款重磅藥,專利也將陸續解禁,這是塊經濟規模2360億美元(新台幣約7.03兆元)的市場大餅,如果台灣藥廠把握住升級的機會,不只可以迎來搶食藥品市場的商機,還能幫助健保緩解未來藥荒。

具調節能力的國產學名藥廠,其存在對健保來說很重要。圖/翻攝永信臉書
具調節能力的國產學名藥廠,其存在對健保來說很重要。圖/翻攝永信臉書

中華民國學名藥協會理事長陳誼芬表示,「美國處方藥最惠國待遇政策,將大砍美國藥價,但品項都沒盤點出來,短期內有待觀察。不過,政策出抬後,明顯會造成國際藥廠利潤縮水,在商言商,國際藥廠必然對其他國家提高藥價。」為了讓健保藥品有彈性、更具韌性,她支持「在台生產學名藥,尤其是困難(關鍵)學名藥,藉此替代一些原廠藥降低健保藥價,也能紓解原廠藥荒。」這將是國產學名藥廠技術升級的一個時機。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川普宣戰藥商衝擊全世界 台灣高藥價時代來臨
癌症標靶藥恐消失 川普藥價新政策衝擊台灣醫療體系
激情過頭!姊弟戀車震狂搖「全裸墜崖噴飛」 超慘畫面曝
更新時間 2025.08.11 16:3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