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感冒不只喉嚨痛、發燒!醫示警「恐喚醒癌細胞」:2週內形成腫瘤

作者|鏡報

感冒也會喚醒癌細胞?昨(6)日醫師張家銘在臉書粉專「基因醫師張家銘」發布貼文,表示許多癌症康復者會以為治療結束就鬆一口氣,「但一篇發表在2025年《自然(Nature)》期刊的研究,卻像一記警鐘,一場感冒可能讓沉睡的癌細胞重新甦醒,悄悄在肺裡重新擴散」,這不只是動物實驗的結果,連數萬名人類資料都證實,病毒感染後的癌症復發風險,真的會上升。

張家銘接著說,病毒不是只有咳嗽流鼻水那麼簡單,大多數人對新冠肺炎或是流感的印象,大多都是喉嚨痛、發燒、咳嗽幾天就過去,但是研究團隊發現,這些病毒會讓原本休眠在肺部的乳癌轉移細胞「甦醒」,進入快速分裂狀態,甚至在短短兩週內形成新的腫瘤病灶。

張家銘指出,這些癌細胞,其實早就存在肺部,只是原本靜靜地「裝死」,沒人察覺。一場病毒感染,就像按下了它們的開關,讓它們開始大舉反攻,「潛伏10年的癌細胞,等的就是這一刻」。乳癌的轉移細胞,在治療過後常會藏在在肺、骨頭或肝臟裡,不發作也不擴散,維持一種沉睡的狀態,有些人可以這樣安然無恙10年、20年。

不過,只要身體出現劇烈變化,像是感染、手術、甚至壓力,這些休眠的細胞就可能被喚醒。這次的研究就發現,一場流感或COVID-19,足以讓它們瞬間活躍起來,在肺裡大舉擴張,而讓癌細胞甦醒的關鍵就是發炎因子「白介素-6」。張家銘說,每次感冒發燒、肉痠痛,白介素-6就會上升,「而現在我們知道,這個看似正常免疫反應的因子,其實也會刺激癌細胞醒來」。

在老鼠實驗當中,只要把白介素-6的基因拿掉,就算病毒感染癌細胞也不會有反應,依然繼續沉睡。「這說明白介素-6就像一把火柴,而病毒感染,就是劃火柴的那一瞬間。而這不只發生在流感病毒上,新冠病毒也能透過同樣的白介素-6機制,喚醒肺裡的乳癌轉移細胞」。

另外,原本應該幫助抵抗癌細胞的免疫細胞CD4+ T 細胞,竟然在病毒感染後變成癌細胞的保護傘。它們會形成肺部的淋巴組織,反而去壓抑可以殺死癌細胞的CD8+ T細胞,讓癌細胞「甦醒之後不但沒被殺,還住進了堡壘裡」。研究發現,只要移除CD4+細胞,CD8+的活性就恢復,癌細胞也跟著被清除。這提醒我們癌細胞不只是靠自身復活,它還會「綁架」免疫系統來保護自己,而這種現象不僅老鼠會發生也會出現在人類身上。

研究團隊分析資料發現,過去曾罹癌的康復者,只要罹患過新冠肺炎,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癌症相關死亡率和肺轉移風險都明顯上升。其中,乳癌患者在確診新冠肺炎後,罹患肺轉移的風險提高了44%。甚至有些人,早在十年前就康復了,卻因一場病毒感染,癌細胞死灰復燃。

張家銘建議,癌症康復者建議在感染病毒後,要跟醫師討論追蹤白介素-6(IL-6)濃度、C-反應蛋白(CRP)、白血球與嗜中性球變化等指標,才能盡早察覺癌細胞是否有活躍的跡象。另外,也要多食用深綠色蔬菜(花椰菜、菠菜);魚類、亞麻籽等富含Omega-3的來源;薑、蒜、薑黃等天然辛香料;莓果類、橄欖油、酪梨等抗氧化食材。上述食品都有助於降低發炎現象。睡眠、壓力管理和適度運動,也是幫助免疫系統穩定的關鍵。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就是癌症康復者生活裡最好的「盾牌」。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跟人夫爽出國20多次!青鳥女神「無縫懷孕」上位 淪法院認證小三
平價小火鍋王者是誰?全場大讚「這家」CP值超高:不到200元
很多人不知道!襪子洗錯恐染「1細菌」嚴重敗血症 醫揭最正確洗法
更新時間 2025.08.07 17:15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