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許多人肩膀痠痛、僵硬時,直覺會去伸展或按摩,卻發現效果不持久。其實,多數肩部疼痛的根本原因,並非肌肉緊繃,而是「肩胛骨穩定性不足」。CNN報導指出,這個隱形問題,常見於上班族、運動員與年長者,但只要改善肩胛骨的穩定與控制,就能讓肩膀更靈活、姿勢更端正,也遠離慢性疼痛。
肩胛骨是一塊位於背部、形狀如三角形的扁平骨,靠肌肉固定在肋骨上,能進行上舉、下壓、內收、外展、前傾與後傾等六個方向的運動。專業體育選手身心教練桑塔斯(Dana Santas)表示,這種靈活性讓我們能完成許多動作,如投球、舉重或推拉,但也意味著,若肌肉力量不平衡,肩膀就容易失去穩定支撐。
當肩胛骨穩定性下降,肩膀的活動軌跡就會被破壞,產生代償性動作,不僅增加肩袖肌群的負擔,還可能引發肌腱發炎、撞擊症候群或慢性肩頸痠痛。
桑塔斯提到,要改善肩部肌肉緊繃的情況很難在短時間奏效,需要長期持續的訓練,可以從以下三組肌肉開始訓練,讓情況好轉。
當這些肌肉力量均衡、能協同發力時,肩胛骨就能平穩滑動,為手臂提供穩固的平台,動作自然又不費力。
肩胛骨若缺乏穩定,就像地基鬆動的建築物一樣,會引起一連串姿勢代償與疼痛。最常見的錯位有:
桑塔斯提醒,這些變化會迫使肩袖肌群過度使用,造成發炎與微創傷。長期下來,不僅肩膀會痛,還可能引發頸部僵硬、頭前傾、背部緊繃,甚至導致慢性頭痛與姿勢異常。許多上班族因久坐、姿勢不良,加上長期壓力導致淺呼吸,使肩膀持續上抬,讓頸部肌肉過度緊繃,形成惡性循環。
呼吸模式會直接影響肩胛骨的力學穩定。桑塔斯提到,當進行深層橫膈膜呼吸時,吸氣能促進前鋸肌活動,讓肩胛骨順著胸廓滑動;呼氣時則會啟動腹斜肌,下拉肋骨,幫助胸腔維持穩定。
相反地,如果習慣「上胸式淺呼吸」,肩膀會隨每次吸氣上抬,頸部肌肉便被迫代償,導致肩頸痠痛、姿勢前傾、呼吸效率下降。因此,訓練肩胛骨穩定的同時,搭配正確呼吸,效果會更加顯著。
桑塔斯認為上班族不容易抽出大量時間進行訓練,但可以透過一些小練習矯正姿勢。
這些動作雖看似簡單,但持之以恆能顯著減少肩頸痠痛,並改善整體姿態。
肩膀健康的核心在於穩定,而穩定的關鍵在肩胛骨。桑塔斯表示,當肩胛骨能在正確軌道上運作,肩膀自然靈活、疼痛減輕、姿勢改善。
若長期有肩頸痠痛或手臂活動受限的問題,不妨從訓練肩胛骨穩定與正確呼吸開始,讓肩膀真正「歸位」,重拾舒適與力量。
【延伸閱讀】
肩膀疼痛要熱敷或冰敷?醫師分析差異、適用情況 小心用錯反而越敷越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