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黨魁高峰會19日展開,國民黨主席鄭麗文、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宣布聯手布局2026選舉,並達成最晚明年3月談定協調提名機制及智庫對接兩大共識。
2026藍白提名如何進行是重中之重,為此,國民黨派出選戰操盤經驗豐富的副祕書長兼組發會主委李哲華,與民眾黨祕書長周榆修建立溝通窗口。藍白也已開始盤整各自縣市長的口袋名單,後續將盡速碰面,檢視選將重疊縣市的合作程序如何進行,再進一步磋商民調形式等遊戲規則。
其中,白營已向藍營叫板的縣市,包括新北市黃國昌、新竹市高虹安、宜蘭縣陳琬惠,以及彰化縣或嘉義市張啓楷。
新北雖由黃國昌親征,但藍營現任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來勢洶洶,多份民調皆遙遙領先黃,加上藍營民代皆挺李,白營私下心知肚明,新北這席只是用來交換議員選舉布局或其他縣市長提名的談判籌碼,例如彰化縣、嘉義市或宜蘭縣。
一位藍營新北市議員告訴本刊:「形勢比人強,李四川還在台北喬輝達案,人氣就已輾壓所有人,地方普遍希望儘快拍板,讓李提早回歸新北當火車頭帶動選情。」該名議員並強調,藍白要合作,不可能只談市長,議員提名關係到席次及協助站台問題,提早拍板只會有利雙方選情。
「對民眾黨而言,上上策是自己繼續拿下一席以上的縣市長,否則也要能在各縣市組成黨團,或進入縣市政府團隊累積治理經驗。」一名曾在總統大選期間穿梭藍白陣營的政壇人士告訴本刊,白營自知明年縣市長選舉籌碼有限,因此提前在地方選舉喊藍白合,用意不外乎「以2028合作逼藍營就範」。藍營若想在下次總統大選成功整合在野黨,就須先在2026釋出誠意。
展現誠意的方式一是直接在縣市長選舉禮讓白營,例如宜蘭或彰化、嘉義;二是議員提名藍白聯合布局、極大化在野席次;三是藍白聯合輔選縣市長,並在當選後組成「地方聯合政府」,講白話就是縣市小內閣要有白營成員,這可從白營近期頻提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模式的發言看出端倪。
本刊調查,由於藍白在本屆立法院取得過半優勢,各式修法或重大議題早有合作基礎,智庫對接並非難事,依民眾黨現行組織架構,黨具有智庫性質的單位包括政策會及國家治理學院。一位民眾黨要角告訴本刊,未來藍白智庫對接,民眾黨將由政策會執行長賴香伶負責,至於翟本喬主掌的國家治理學院則屬於黨的內訓活動單位。
事實上黃國昌接任民眾黨主席後,即委由賴香伶展開國內外聯合政府的相關研究,並舉辦多場相關論壇,黃預計本月25至28日率黨青年團訪問日本,除聚焦產業合作、科技創新與區域安全等議題,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上任後成立聯合政府,黃此行也頗有借鏡日本制度的意味。
藍營同樣樂見籌組地方聯合政府,為2028打好根基。至於議員選舉部分,李哲華表示,一定開放藍營縣市長為白營議員站台,過去國親合就是如此;一位北部地方輔選要員則直言,議員選舉屬多席次,不論藍讓白、白讓藍,都不能保證被讓者一定當選,「藍白就兄弟登山,各自努力。」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