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電力議題,劉揚偉先是坦言「過去在推AI的時候,大家談的是AI的算力,而算力就是國力,可是在跟政府或是非AI相關產業的人士溝通的時候,算力等於國力,那算力要做到什麼程度?然後要投資多少錢?很難讓一般人理解。」
經過溝通與理解,劉揚偉透露「發現『電力』等於『算力』等於『國力』的這一套說法,反而更容易能跟政府機關溝通,因為大家知道一度電是多少錢。」也就是說,用電力來思考相關規劃,也會變得容易了解。
劉揚偉觀察「我也相信台灣政府也可以感受到,所以他們(政府)在做算力的規劃,會把它轉換成為電力的規劃。」
劉揚偉同時強調「我也沒有參與政府的決策,所以我不知道他們(政府)會怎麼做,但是我感受到,似乎核電政策已經開始有一點轉圜了,但到底會怎麼樣(發展)還未可知,但是用電力來取代算力一語來溝通,的確較為容易。」
相關文章
鴻海科技日/鴻海、OpenAI深化合作 奧特曼隔空點火、劉揚偉強調美國製絕不缺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