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郵政公司表示,近年來各國郵政機構陸續停辦國際郵政匯票服務,2026年元旦(1月1日)起也跟進停辦,將全面改以更快速、安全的「電文匯款」(SWIFT)辦理。國際郵政匯票曾是早期民眾進行跨國匯款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受款人無銀行帳戶的時代,由各國郵政機構互相合作,透過紙本清單和匯票來完成款項支付。
這種方式已不符合現代金融效率及安全要求,包含「流程耗時」約1週至10天且有遺失風險;「資金斷點」受款人無須銀行帳戶,僅要持票就可向郵局兌領現金,造成資金難以追蹤,容易成為洗錢活動的溫床;「成本與限額」每筆手續費新台幣160元,金額上限為3萬美元(約新台幣93萬元)。隨著金融帳戶普及,國際匯票需求銳減,近3年使用人數皆為0,
中華郵政公司說明,電文匯款是透過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平台,以標準化電文傳輸國際資訊,匯款人提供資料後,由郵政公司發送SWIFT電文至受款銀行,核對無誤後即入帳。此方式最快2至3天就可到帳且匯款金額無上限,手續費落在400至800元,國內外銀行多採用此主流方式,其是種更快速、安全、可追蹤的服務。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