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 Logo
Sponsor Logo
澳洲學者近日提出「換尿布前要徵求寶寶同意」觀點,掀起討論。(示意圖,Pexels)
澳洲學者近日提出「換尿布前要徵求寶寶同意」觀點,掀起討論。(示意圖,Pexels)

專家:換尿布前要徵求寶寶同意! 原因曝光掀論戰

嬰兒聽得懂嗎? 專家:象徵性互動也能學「身體自主權」

澳洲迪肯大學(Deakin University)本月發布最新研究觀點,提出「新世代的換尿布方式」。研究人員指出,父母在開始替孩子換尿布時,應先蹲下來到孩子視線水平,說明:「你現在需要換尿布。」並稍作停頓,讓寶寶「吸收資訊」。接著,家長還可以問:「你想自己爬過去換尿布?還是我抱你過去?」透過觀察孩子的表情與肢體反應,了解他是否理解當下正在發生的事。

專家強調,即使新生兒無法真正回答,這樣的互動仍能讓他們在早期學習「我的身體正在被照護」,也提供家長一個機會,示範尊重與界線的概念。

溫和教養惹議? 為什麼「換尿布要問意願」會引爆討論?

根據《紐約郵報》報導,這種法被視為「溫和教養」(gentle parenting)的一部分,也就是強調同理、連結與尊重的育兒方式。然而,這類做法在網路上常引發爭議,批評者認為,過度溫柔、反權威的教養,可能讓孩子變得難以管教。但支持者則認為,這能讓孩子從小建立更穩固的自我認同感。

研究團隊也建議,在換尿布過程中,可介紹步驟、邀請孩子參與,例如:「可以請你抬一下屁股嗎?」或在清潔時使用正確的身體部位名稱,包含「外陰」(vulva)、「陰莖」(penis)、「肛門」(anus)等。雖然家長可能覺得不好意思,但研究強調,這能降低孩子未來在面對不當接觸時的困惑,讓他們更清楚如何向可信任的成人描述情況。

美國紐約大學朗格尼醫療中心的兒童心理學家迪亞茲(Yamalis Diaz)受訪指出,對嬰兒口語敘述照護過程,其實是讓父母練習在早期生活中融入「同意」的概念,有助日後更自然地與孩子討論身體界線。另一名心理治療師柯佩爾(Lesley Koeppel)也贊同:「嬰兒雖然不能口頭同意,但父母仍能敘述自己正在做什麼,這會讓孩子從出生就習慣自己的身體受到尊重。」

忙碌父母怎麼跟上? 這套做法會增加育兒壓力嗎?

研究團隊提醒,換尿布時不必刻意用玩具、歌謠分散寶寶注意力,因為這正是讓孩子意識到「有人在碰觸我身體」的重要時刻。他們認為,即使年紀再小的嬰兒,也能逐漸理解固定的語言暗示和換尿布流程。

至於忙碌的父母是否會感到負擔?研究者坦言,這些習慣一開始可能看似增加工作量,但並不要求每一次尿布更換都做到完美,只需盡可能在日常照護中融入即可,「請對自己好一點,你已經在照顧一個需要你的小寶貝了」。

相關文章

4歲男童罹罕見「孩童失智症」! 母心碎:這輩子都無法聽見他的聲音

貝克漢20歲兒被吊銷駕照!千萬豪車封塵 老爸封爵12天後「家裡出包」超尷尬

威廉王子、凱特王妃訂婚15週年!從「等待的凱特」到國民王妃 今年為何格外不同?

更新時間2025.11.18 19:40 臺北時間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