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菁近日在臉書分享一個簡單又有效的營養學概念「211原則」,就是將一餐菜色依照比例分配,蔬菜、蛋白質、澱粉的占比分別為2:1:1。黃慧菁指出,吃飯依循「211原則」不僅有助血糖穩定、腸胃蠕動順暢,也能避免身體陷入「吃飽卻沒營養」的惡性循環。
有別於一般現代人的常見午餐普遍「吃太油、太快、太白」(主食過量、蔬菜不足),吃完容易血糖飆高、胰島素猛衝,降下後使人昏昏欲睡又嘴饞想喝飲料。研究指出,當膳食纖維足夠、蛋白質穩定供應時,體內胰島素分泌不會過度波動,身體就能自然進入燃脂模式。
黃慧菁表示,吃飯執行「211原則」,首先要選擇2種以上顏色的蔬菜,提供纖維、幫助排毒,同時延緩血糖上升;其次蛋白質要夠,以維持飽足與代謝;第三主食選對不選多,建議挑選糙米、藜麥、南瓜、地瓜、全麥飯取代白飯白麵,澱粉份量只需掌心大小,就足以支撐下午所需。
黃慧菁強調,午餐不只是用來填飽肚子,而是身體重啟能量與代謝的開關,建議大家按「211原則」吃飯,學會與身體和平共處,不久後就會發現身體變輕、腦袋變清,下午不再暴躁疲倦。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