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詠晴》導演張誌騰的新作《河裡的孩子子子子子》以「河靈」替大自然發聲;導演蘇弘恩的《Rungay》攜手演員黃遠演繹靈魂回歸自然的奇幻旅程;導演王彥蘋的《翌日》則以自身追星經驗,與演員徐鈞浩、鄧筠熹共同刻劃粉絲與偶像間最純粹的情感連結。
《翌日》導演王彥蘋以少女時代追星經驗為起點,刻劃粉絲對偶像單純的愛,本片獲第47屆金穗獎「評審團特別獎」。片中男主角徐鈞浩為詮釋偶像明星L進行舞蹈特訓,他感謝導演讓他圓了兒時偶像夢,但魔鬼訓練過程讓他大喊:「當偶像太難了!」被問及演出男偶像與今年第三度擔任金馬獎星光大道主持人的艱難程度,徐鈞浩半開玩笑直呼:「都非常恐怖!金馬獎要大量看片和知識,恐怖在於是LIVE直播!我詮釋偶像角色的過程只是點到為止,成為偶像明星的艱苦程度完全無法想像。」
導演蘇弘恩新作《Rungay》以太魯閣族語「猴子」為名,講述久病臥床的老者鐵木在猴靈引領下展開靈魂之旅。該片近期入圍「2025台北國際金片子大賽」4大獎項,蘇弘恩分享,創作初衷源自對過世外公的思念與祝福。片中遺產爭奪情節來自真實觀察,蘇弘恩感嘆外公過世前從能上山打獵、下田耕作的健朗狀態,逐漸變成臥病在床仰賴照護的模樣,他將這份對長輩的深刻情感化為作品的核心精神。
憑藉飾演青年鐵木一角入圍金片子最佳男演員的黃遠分享:「這部戲很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導演加了很多奇幻設計,很有看頭!」他深感榮幸能詮釋這個充滿層次的角色,透過猴靈化身演繹太魯閣族獵人回歸自然的靈魂旅程。
《河裡的孩子子子子子》由張誌騰執導,透過一顆不會動的石頭構成的「河靈」替大自然發聲。該片入圍第47屆金穗獎劇情片,並獲2025桃園電影獎「永續環境獎」。長期關注生態議題的張誌騰分享創作靈感來自家裡附近的臭水溝,讓他思考:「人類文明都是沿著河流脈絡演進,河裡面的世界是很豐富的,我覺得垃圾有它的美感,有時候會覺得它很髒很臭,但是好像某些自然很喜歡這些很髒很臭的東西,到底人跟自然的關係是什麼?河神又是長什麼樣子呢?」
至於片名多達5個「子」,張誌騰笑說:「最初只叫《河裡的孩子》,但在寫劇本、拍攝過程中發現,惡臭的水溝好像不會只孕育出一個孩子,既然如此就全加進去!」這次他以石頭作為河靈的載體,不以人類為敘事主角,而是透過變化的畫面比例,與大自然原始聲響串成的旋律,讓觀眾聽見河川的生命力,看看周遭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風景。
公視新創電影《南國幻夢短片輯》將於11月2日晚間十點在公視首播,「公視+」11月2日晚間十一點上架。更多詳情請至公視OTT影音平台查詢https://www.ptsplus.tv。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