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 Logo
Sponsor Logo
「仙女老師」余懷瑾(右起)與《公視手語新聞》主播王曉書、手語老師李依韋出席韓國電影《聽說》映後座談。 (臺北市勞動力重建處、公視提供)
「仙女老師」余懷瑾(右起)與《公視手語新聞》主播王曉書、手語老師李依韋出席韓國電影《聽說》映後座談。 (臺北市勞動力重建處、公視提供)

「無限影展」免費索票《聽說》爆場 王曉書幽默看待「王小豬」

王曉書幽默分享生活中常被聽人朋友以發音相近字開玩笑的經驗。她笑說,有人曾戲稱她是「王小豬」,她非但沒有介意,反而開懷大笑,趁機教對方她的手語名字「書」的正確比法,讓雙方藉由互動促進理解與學習。

王曉書3歲時因發燒延誤治療導致失聰,憑著堅毅毅力與學習,畢業於實踐家政專科學校(今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科,曾任模特兒、作家,更以主持公視聽障節目《聽聽看》榮獲金鐘獎肯定。

她坦言,與聽人溝通最大的挑戰在於「讀唇語」的不確定性。由於每位聽人的口型大小、說話語速不同,像「爸爸」、「媽媽」等閉口音詞,聽人可靠聲音辨識,但她只能依口型判斷,「嘴唇開合的動作都很像,常常會誤會對方意思。」

韓國電影《聽說》以聽障者的青春愛情故事,細膩描繪交流與理解的可能。(公視提供)
韓國電影《聽說》以聽障者的青春愛情故事,細膩描繪交流與理解的可能。(公視提供)

談到《聽說》這部電影,王曉書表示,起初以為故事是聽人男主角追求聾人女孩,但過程充滿驚喜與感動。她也鼓勵大家學習手語,不僅能與台灣的聾朋友交流,拓展視野。李依韋也分享,自己初學手語時,手語比不好,聾朋友總是笑著說:「沒關係!慢慢來!」他們的同理心常常比一般人還要高,讓她備感溫暖。她也認同王曉書的觀點:「學手語就是多學一種語言,也多了解一種文化。」

《2025無限影展》以推廣身心障礙者就業平權為核心,透過11部精選影片、映後座談與口述影像體驗,邀請觀眾不只「看見」差異,更能「感受」與「交流」彼此的情緒與經驗。影展自10月23日至11月2日於三創生活園區5樓 Clapper Theater星光廳放映。開幕片《台灣超人》記錄98位身心障礙者的生命故事;《馬拉松小子》與《看我今天怎麼說》聚焦自閉症與聽障者的奮鬥日常,《我和我的冠軍電競隊》展現身心障礙青年在電競舞台的專業與熱血,《只有悲傷才是美麗的》以詩意手法探問「什麼是真正的美?」,《他叫簡單,他是我兄弟》則描繪智能障礙者在支持系統中如何自立。另有《兒童短片合集》聚焦過動症、視障與憂鬱症議題,透過親子特別場邀請大小觀眾共同體驗多元生命的力量。

活動全程免費,票券所剩不多,民眾可線上報名或現場候補入場。索票方式及活動詳情,請上《2025無限影展》官網票券平台

相關文章

林予晞代言《無限影展》支持身心障礙者 即日起免費索票

無限影展開跑免費索票 《台灣超人》導演曲全立透露續集進展

更新時間2025.10.30 16:20 臺北時間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