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醫學院畢業後,莊宏達陸續在各大醫院開設兒童復健門診,直到民國75年眼看心智障礙兒父母求助無門,他在台中開設「莊小兒科」,敞開自家診所大門,設置復健場域,親自揹著障礙孩子上下樓,還自掏腰包負擔人事和復健費用,細心看診與呵護下,讓越來越多的心智障礙孩子前來求助。
隨著求助的家庭越來越多,積蓄用盡之餘,在政府相關部門的建議下,靠著社會信任與善心支持,莊宏達於民國77年創立「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這些障礙兒也被稱為瑪利亞天使。38年來基金會已陪伴超過77,884名身心障礙者,從早療、教育、職訓、就業到安置,一路守護他們的生命旅程。
今年80歲的莊宏達仍依然親自為這些一手帶大的障礙人士看診,他最深的牽掛是:「當年的孩子老了,孩子的爸媽更老了,該怎麼辦?」像在瑪利亞基金會的教室裡,今年53歲開朗的阿玲是遊戲課上的開心果。她和同學們都是極重度心智障礙者,除了復健,如今還多了延緩退化的學習課程。64歲的阿滄因兒時高燒導致智力停留在7歲,照顧他的姊姊已超過七十歲,想到阿滄的晚年,姊姊就憂心不已。
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台約39萬名心智障礙者,其中45歲以上就高達23萬人。這群智力與肢體都受限的「永遠長不大的孩子」,身體老化速度比一般人更快,45歲就已步入中老年。
莊宏達說:「障礙者比一般人提早二十年老化,四十幾歲的我們還是壯年,他們卻已呈現老年的樣子,因為身體功能很差。」基金會執行長陳怡君指出:「長照制度是為一般長者設計,並非針對智能障礙者。若沒有固定住所或主要照顧者,他們很難申請到宅服務或日照中心,一旦家人老去,就容易落入無人照護的困境。」
為了回應這群家庭的需要,瑪利亞基金會正推動「安老家園」籌建計畫,期盼為高齡心智障礙者打造一個能安心老去的地方。未來的「安老家園」不只是安置機構,而是一個「社區型家園」,讓障礙者能自主生活、與鄰里自然互動,在有尊嚴與陪伴中度過晚年。
從醫半世紀的莊宏達,用醫者仁心守護弱病的天使們。當初埋在莊宏達心中的良善種子,如今早已成長為枝繁葉茂的大樹,庇蔭無數需要依靠的家庭。他謙虛地說:「我只是開一些花、結一點果,真正的養分來自服務團隊與社會大眾的支持。」他感謝每一位陪伴與信任,也誠摯呼籲社會各界,一起支持「安老家園」的籌建,讓這份不曾畢業的愛,能在時光裡持續發芽、綻放。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