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 Logo
Sponsor Logo
全支付鎖定跨境支付戰場,先後在日、韓落地,並獲年輕客群青睞。(全支付提供)
全支付鎖定跨境支付戰場,先後在日、韓落地,並獲年輕客群青睞。(全支付提供)

全支付爭龍頭1/走出台灣進攻日韓 全支付靠跨境支付搶年輕人商機

一進市場就一鳴驚人,衝破200萬會員,但此時的全支付仍不足以當林敏雄口中的領頭羊,為追趕前輩們,游金榮很清楚想彎道超車,就是要站在別人的肩膀往上爬,因此四處挖角、組建極富經驗的團隊。「人的資產很寶貴,因為很多經驗、價值都是靠團隊達到的。」游金榮直言。全支付的主管,包括游金榮,都是擁有豐富電支產業經驗的老將,讓公司在初期建置系統和產品規劃時,能大幅降低試錯成本。

全聯出動門市「教婆媽大軍」,一個一個教顧客註冊,成功讓數百萬PX Pay會員改用全支付。
全聯出動門市「教婆媽大軍」,一個一個教顧客註冊,成功讓數百萬PX Pay會員改用全支付。

但游金榮也很清楚,電支產業競爭激烈,勝出的方式就是要「快」,所以他讓組織扁平化,決策者與基層間僅隔一級主管,所有事情都能快速溝通、執行。同業要花8年,甚至更久才建立的乘車碼、TWQR等功能,全支付3年內全做到。「很幸運有這個團隊,都是自發性成長、執行力很高。」除了把成就歸功母集團支持外,他也讚許團隊們的努力。

大家長力挺,又有好的團隊相助,游金榮下一步就要讓全支付往外擴張,但並非亂槍打鳥,仍是以全聯門市作為中心,從周邊逐步向外拓展,「我們要站在消費者立場想,在同一個地區消費都不用切換支付工具,免思考就直接用。」先想辦法把周邊的餐飲、生活通路,都納入全支付的範圍。

說起來容易,但執行仍有重重難關。像是很多小攤商擔心衍生額外的稅務問題,「為突破困境,全支付團隊一間一間叩門,推廣政府減稅方案,協助商家申請,甚至直接拿自家每月的代理收付清單,幫攤商做申報,降低對方的進入門檻和心理壓力。」游金榮想起初期拓荒解決的各種疑難雜症。

成功讓全支付走出全聯體系之後,全支付的下一步呢?游金榮說:「我們要走別人沒走過的路。」率先鎖定了跨境支付戰場,2024年登陸日本、今年又揮軍韓國。「日韓兩國是台灣年輕人最愛前往旅遊的國家,全支付的擴張策略相當聰明。」同業佩服地說。

全支付攜手外送平台foodpanda,觸及年齡更廣泛的客群,更打開多元通路。圖左為foodpanda總經理黃逸華、圖右為全支付總經理游金榮。
全支付攜手外送平台foodpanda,觸及年齡更廣泛的客群,更打開多元通路。圖左為foodpanda總經理黃逸華、圖右為全支付總經理游金榮。

靠著日韓跨境支付,全支付不再只是婆婆媽媽買菜的電支工具,成為全聯在年輕客群的帶路雞,據數據顯示,去年全支付新增會員中,有超過一半年齡在39歲以下。「我們在推出日本跨境支付後,新增4成用戶,其中8成用戶回國後仍持續使用,所以又延伸到韓國,爭取更多年輕人青睞。」游金榮透露。

但光是這樣還不夠,游金榮找來的下一個盟友,是外送平台foodpanda。「以往沒綁(信用)卡很難訂外送,對高齡長者和未成年族群來說是一大痛點。」與全支付聯手合作的foodpanda總經理黃逸華一語道出兩強聯手的目標:客群導流。

游金榮向本刊強調,此合作在創造雙贏,全支付和foodpanda皆可獲取更廣的客群和更高的交易金額,「就是要想辦法進入與消費者接觸的最後一哩,讓全支付無所不在。」

相關文章

全支付爭龍頭/年燒6億元不手軟 全支付會員3年破600萬

全支付爭龍頭2/只走沒人走的路 全支付跨足理財劍指電支寶座

更新時間2025.11.04 12:00 臺北時間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