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館指出,中秋節當日傍晚16時57分月亮升起時的盈滿度約為99.6%;到23時13分夜深時達到約99.9%;直到隔日淩晨5時36分月落時才更接近100%。真正的滿月時刻為7日上午11時48分。雖然數據有細微差異,但對肉眼而言,這樣的差距已難以察覺,因此中秋的月色依舊皎潔迷人。
為什麼中秋不一定「遇上滿月」?天文館解釋,月相週期平均約為29.53天,而農曆每月是29或30天,中秋固定在農曆8月15日,誤差逐年累積便導致有時候滿月並不落在農曆15日。根據統計,從2001年到2050年間,農曆8月的滿月有24次落在16日、20次剛好是15日,另有6次延至17日,這正是民間俗語「十五月亮十六圓」的情況。
儘管如此,這些細微差距早已超出肉眼可察覺範圍,並不會影響賞月感受,為讓民眾更貼近天象,天文館於中秋節當晚19時至21時舉辦「月光奇技・魔幻中秋」特別活動,並在YouTube官方頻道同步直播,邀請公眾透過望遠鏡觀察月亮,理解感受曆法與大自然間的微妙關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