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台灣從2014年起就已全面廢除靜止戶制度;即便過去有靜止戶制度時,也不會把存款「充公」,民眾應保持警惕,不要輕信出處不明的影片與誤導資訊。(示意圖,資料照)

網傳「存款沒動被合法充公」? 事實查核平台闢謠:內容農場不具可靠性

記者|鏡週刊

所謂「靜止戶」,指銀行對長期無交易且帳戶餘額未達一定金額的帳戶,靜止戶並不會因此被充公,只是限制金融卡存、提款、轉帳、網路銀行等電子化交易功能;金管會早在2013年便發布新聞稿澄清,該制度並不會讓帳戶內的存款消失。

此外,立法院於2013年12月提案要求金融機構於3個月內主動無條件解凍所有靜止戶,同月發函要求銀行必須在2014年3月底前完成全面取消靜止戶的措施。

因此台灣從2014年起就已全面廢除靜止戶制度;即便過去有靜止戶制度時,也不會把存款「充公」,民眾應保持警惕,不要輕信出處不明的影片與誤導資訊。

影片出自YouTube頻道「銀髮智財圈」。(翻攝自台灣事實查核平台)

謠傳影片提到的「銀行可合法充公存款」情況,在現行法規中並不存在,也沒有任何銀行有權據此沒收存戶資金。影片出自YouTube頻道「銀髮智財圈」,其影片的封面、內容格式一成不變、使用AI生成圖像及簡體字文案,夾雜大量錯誤訊息,不是具有可信度的消息來源。

不過,近期為了防範詐騙,部分金融機構確實對「久未往來帳戶」祭出風控措施,例如暫停自動化交易功能或降低轉帳額度。立法院也已於今年7月建議金管會訂定「久未往來戶管理原則」,要求銀行在便利性與安全性之間取得平衡。

相關文章

4千萬人與世界徹底失聯!塔利班「拔掉網路線」 阿富汗陷入北韓式封閉

救命化痰藥「不敷成本退出台灣」 醫師批:健保殺價到印尼廠做不下去

日本漲價潮!自動販賣機全面上漲 當地民眾直呼:「太貴了」

更新時間 2025.09.30 14:4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