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鸚鵡螺圖書館,首先印入眼簾的是一套古老的潛水設備,這套潛水設備讓人不禁想起科幻冒險電影《海底兩萬里》中的尼莫船長(Captain Nemo),那位放棄陸地的枷鎖,選擇與海洋融為一體的水下領導者。他的精神正如眼前這位追逐魟魚的潛水者—願意承認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願意接手挑戰,願意學習海洋的智慧,而非征服海洋的力量。或許,這正是暗喻台泥想仿效鸚鵡螺的精神,在無邊的世界裡,卯足全力探索,學習不息,與自然共生,與未知共舞。
令人感到驚喜的是,鸚鵡螺圖書館就位在台泥DAKA再生資源利用中心入口的核心位置。台泥表示,這棟建築物的外觀,當初設計便融入了如同鸚鵡螺的黃金比例螺旋,其意象與內部空間共同打造出一個承載記憶、想像與探索的場域。鸚鵡螺這種活化石,經過4億5,000萬年來依舊存在,正好呼應了台泥致力於永續、循環與共生價值的理念。
台泥進一步指出,為了讓參觀者更了解館藏,鸚鵡螺圖書館將配置專業導覽員,在導覽員的引領下,遊客將潛入一座承載記憶、想像與探索空間。這裡的收藏超越了時間與地域的界限,是一條融會古今中外文明核心思維的長廊,處處充滿彩蛋。這裡,參觀者能親手觸摸古埃及的羅賽塔石碑,也能欣賞被譽為人類最早「情書」的蘇美爾愛情詩泥板。這些橫跨千年的文物,將引導觀眾見證人類如何突破混亂、建立秩序,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度量衡的秦權,到不同文明的科學與藝術結晶,每一件展品都代表著人類智慧的積累與反思。「每一本書,是哲人智者與宇宙對話後留下的回聲;每一件文物,都像是跨越千年的語言符號。」張安平感性地說。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豐富的館藏中,有部分文物係以台泥精湛的水泥工藝復刻而成,讓水泥不再只是冰冷的建材,而是傳承與再現歷史的藝術品。當然,這也為台泥的水泥產品找到更有意義與價值的出路。
舉例來說,由張安平親自構思、以台泥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鑄造的《和平萬宗》,表面浮刻佛教的蓮花、伊斯蘭的星月、基督教的十字、猶太教的大衛之星以及和平符號,交織成一枚莫比烏斯圈,下方還有一顆地球,象徵萬宗共融的永恆願景。在當前俄烏戰爭與中東衝突等國際紛擾下,這座來自花蓮「和平」的雕塑,不僅是藝術品,更是台泥對於世界和平的深切期盼。作品邀請每一位觀者,放下成見,於此尋找共鳴,共築一條通往和平與共榮之路。
這座圖書館的啟用,對台泥與花蓮而言意義非凡。它不僅是台泥DAKA的觀光新亮點,也象徵在逆境中找到轉變與重生的契機。未來,鸚鵡螺圖書館的遊程將帶領遊客登高,親眼見證企業如何與這片土地、社區攜手,共同從災害中重新站起。遊客除了能俯瞰重建後的台泥港電廠園區與浩瀚太平洋,還可前往「水泥幻奇展區」了解台泥低碳轉型與國際化的歷程,或到「百蕨園」探索生物多樣性。這座結合知識、藝術與生態的場域,持續實踐產業與社會共好的願景。
相關文章
直擊台泥記者會2/三元能源加速啟動海外OEM計畫 客戶主動表達協助海外設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