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版《推動搖籃的手》敘述懷上第2胎的母親,前往產檢時被婦產科醫生性騷擾,於是向主管單位檢舉。只是隨著醜聞爆發,居然造成對方自盡,醫生太太遭逢打擊而流產。於是心懷怨恨的醫生娘,決心報復這一家人,主動應徵他們的育嬰保母,展開鵲佔鳩巢的陰謀。電影推出後締造了不錯的票房,影后茱莉安摩爾(Julianne Moore)當年才初出茅廬,在裡頭演個小角色、還領便當慘死,大家可以在Disney+上重溫這部片層層拉高的恐懼。
不過新版《推動搖籃的手》,雖然有一樣的片名,卻對片中的正反派人物有著全新的設定。接下這個重任的是墨西哥女導演蜜雪兒加爾薩塞爾維拉(Michelle Garza Cervera),在完成充滿墨西哥靈異風格的《怨靈骨娃娃》後,延續同樣喜獲新生兒的新手媽媽主題,但又發展出不同的轉折,「遠離墨西哥、來到洛杉磯拍片,對我來說有點害怕,但一旦開始著手以後,其實兩者環境就很接近,我擁有最好的團隊。」
她回憶,一開始在寫《怨靈骨娃娃》的劇本時,看了很多討論母性的相關電影,其中之一就是1992年版的《推動搖籃的手》,「我認為這部片很有傳奇性,也不覺得是我能拍的,但同時這樣也給了我創作自由,我不會重啟我最喜歡的電影。我要求工作團隊不要去看原版,因為拍攝一部獨立的作品,是尊重原版的方式。當然我們有些概念、彩蛋是跟原版致敬,但故事跟情節也不同,出發點、主題也不同。」
麥卡夢露(Maika Monore)飾演心懷不軌的保母,這跟她過去的戲路恰好相反,往往都是扮演恐怖片最後的生還者,導演蜜雪兒說,「我認為這部片的確展現過去沒看過的種種,讓麥卡夢露演反派很棒,因為在故事當中,正反派人物都有各自的缺陷,也更處於灰色地帶。」扮演二寶媽的是瑪麗伊莉莎白溫斯泰德(Mary Elizabeth Winstead),從頭髮到外觀、造型,都跟過去的戲路表現不一樣。蜜雪兒說,兩位女星之間都有一種吸引力,雖然她們塑造角色的方法都大不相同,「拍攝時,有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場景,只有優秀的演員才有辦法辦到。正是因為這樣,我們對最後成果感到無比敬畏。」
原版的電影主軸是復仇,但新版則聚焦於世代的創傷、暴力的輪迴,導演蜜雪兒說改編的目的是讓觀眾知道,這些事情是如何被重複的,「當創傷發生後,的確會很難擺脫。有時候,大家會以為暴力跟復仇可以解決問題,像是痛苦或心碎的狀況,而其實這只會讓狀況延續下去。」《推動搖籃的手》預計10月22日於Disney+上架。
★ 《鏡週刊》關心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性騷擾,請立刻撥打110報案,再尋求113專線,求助專業社工人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