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尺門的辯護人》後,初孟軒明顯「升咖」,第一部找他來演男主角的《詭鄉》就是部鬼片,後面他陸續主演了《啵me之我的青春住了鬼》《鬼牽手》《晚窒息》等3部片,初孟軒笑著否認想在鬼片賽道一騎絕塵的意思「也是巧合地接連有這類的劇本找來,我沒有排斥任何類型,4部片故事型態與片種各有不同,透過比較不同劇本與角色,反而能累積心得,逐漸摸索出屬於自己的表演方式,每次都是新的磨練。」

明明初孟軒看起來就是一臉正氣,念體育出身的他形象也很陽光,鬼片跟他好像八竿子打不著,導演馬新語透露,看了初孟軒在《天橋上的魔術師》中的表現印象十分深刻:「他在IG上給人美國ABC那種陽光肌肉男,然後笑容燦爛的感覺,但他戲裡的眼神卻很陰鬱,我覺得這種反差正好呼應角色。」馬新語直言,這種「外放與內斂兼具」的特質,使角色更具張力。
問初孟軒自己心裡有沒有陰鬱的部分?他秒答「當然有!」《詭鄉》拍攝期間,初孟軒去上了一個催眠訓練課,在催眠中看到他的內心世界。「我發現我的內心世界很壓抑,老師說他看到我看到的顏色是紫色的。紫色,就是1個壓抑的顏色,我整片空間都是紫色。」
初孟軒還說,整個過程他還有點過度換氣,情緒緊繃、眼淚一直流,他後來補充細節,原來在催眠裡,他在一片紫色的海洋,搭著一隻小船向前進,遠遠看到一個綠色小點,駛近發現是一個小島。「那也不是說長滿了很茂密植物的漂亮小島,就是一片草坪,上面有幾棵樹。但我走上去後,我就沒有再哭了,胸口也不再悶。雖然那天我無法再進行到更深入,但老師說至少是個好的跡象,代表我的心中還是有空間。」
而《詭鄉》的導演馬新語年僅31歲,家族從阿祖那一輩就有靈異體質,而且幾乎是每個人都有,無法感應到靈體,像是馬新語這種反而是少數。甚至電影監製,也是他的表姊陳頡昕就是一位在修行的女道士。「我們就想拍一個從未回過故鄉的人,突然踏進台灣偏鄉,與詭譎氛圍交會的故事。」

故事靈感源於「阿嬤的恐怖感」──馬新語笑說「任何一個阿嬤不笑時都很可怕!」成了開發劇本的起點。另一個核心元素「抓交替」,則來自田野調查。「有老師說抓交替永遠不會成功,靈體只會越聚越多;也有人說確實能奪人性命。這種矛盾正好能製造驚悚張力。」他解釋,片中所謂其實也是他的家族所也得其中一間房子,並不是真的有亡者聚居,而是陰陽交界的通道,使得八字輕的人容易遇見「不存在的鄰居」。

後記
馬新語說他的家族幾乎大多都有靈異體質,他們在美國時,如果有華人有房屋買賣,他們就會被邀請去看房子「乾不乾淨」;而他的表姊,也是該片監製陳頡昕修行多年,本身已有些功力,馬新語曾經問過她:你領了法器,若有事是真的可以請天兵天來嗎?「她說會感覺到一堆東西過來這樣子,原來請天兵天將是這樣的概念。祂們就像警察,要是有些不好的靈體在,祂們是可以幫忙抓到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