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再生醫學廠商永立榮盛大地在竹北生醫園區舉辦「外泌體創研先導製造中心」啟用儀式,包括經濟部次長何晉滄、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執行長李財坤、麗豐集團旗下美容護膚品牌「克麗緹娜」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陳白瑛等上百位產官學代表到場祝賀。其中,陳白瑛的現身特別令人關注。

攻醫美保養 印鈔力驚人
在兩岸三地擁有超過5千家美容沙龍的克麗緹娜,是永立榮在美容保養品的戰略合作夥伴。陳白瑛表示,克麗緹娜與永立榮合作的外泌體高級護膚保養品,一整組售價直逼新台幣1萬元,今年5月在中國武漢首度發表,單日銷售金額突破人民幣1千萬元(約新台幣4,200萬元)。由此可見,外泌體在高級護膚保養品市場的應用,趨勢已經相當明確。陳白瑛說:「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就是因為原料短缺導致供不應求!」凸顯這次他出席永立榮活動,散發著濃濃的固樁味道。

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的研究資料顯示,全球外泌體市場規模將自2024年約1.77億美元,快速擴張至2030年的7.94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高達28.7% 。值得注意的是,這股成長動能主要來自高機能保養品與再生醫美的應用,主因外泌體具備促進細胞修復、延緩老化、改善膚質等獨特機制,正快速被高級護膚品牌採用,開啟龐大的商業機會。
看準外泌體在美妝保養品市場超強的印鈔能力,訊聯、永立榮、艾萬霖等業者,紛紛藉著再生醫療領域累積的研發實力,成功轉戰美妝保養品市場,並且陸續成為羅麗芬、麗豐等美容集團的戰略合作夥伴,其中,訊聯與永立榮在海外市場的開拓,更是引人注目。

師法台積電 訊聯勢頭猛
「台灣再生醫療相關業者終於有征戰全球市場的立足點、亮點。」訊聯董事長蔡政憲開心地向本刊表示,自己投入再生醫療領域近26年,還是第一次看到有一個台灣研發的再生醫療相關產品,能夠在短短兩年內「咻一下」就賣到12個國家,產品品質還頗令人驚豔。訊聯能抓住這個機會,靠的不是運氣,而是在再生醫療領域累積二十幾年的研發實力。

深入分析,訊聯能抓住這股外泌體熱潮,靠的是蔡政憲對產業生態敏銳的觀察力及AI的助力。蔡政憲表示,品牌並非台灣的強項,反觀,台積電專心做研發與製造,顧好品質、良率,就可以做到晶圓代工(Foundry)世界第一,那就仿效台積電,成為外泌體美妝保養品的Foundry廠商,專心做好研發與製造。「我們的客戶已經累積近1千家,證明這個商業模式沒有錯!」蔡政憲自豪地說。
不過,要成為外泌體的台積電,其實並不容易,需要吸納各種的人才。蔡政憲直言,不管是人類、動物或植物的外泌體,訊聯都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開發出有效的配方,也就是不管材料是矽晶圓、砷化鎵或碳化矽,訊聯都有能力做出最終晶片產品。不單如此,台積電有材料、化學、電機、製程、AI等各領域的專家,訊聯也是廣納各方面的人才,這是訊聯有別於同業的強項。
短短幾年,外泌體相關業務對訊聯營收的貢獻度,已經逼近15%。蔡政憲透露,外泌體的貢獻度還會持續攀升,有朝一日突破50%,他也不意外!「透過AI的輔助,訊聯不但縮短客戶產品上市的時程,有時候還會發現意想不到的配方與有效成分,產品開發快又有效果,業績自然蒸蒸日上。」蔡政憲開心地說。
蔡政憲表示,外泌體之所以在美妝保養品受到廠商力拱,關鍵還是產品效用。打個比方,訊聯的外泌體產品就猶如航太等級的扣件,卻只擺在浴室當掛勾掛毛巾,品質及效果不言可喻!
差異化奏效 差異化奏效
曾創立璨圓光電的永立榮董事長簡奉任,不讓蔡政憲專美於前,緊追訊聯之後,開拓出許多國內外客戶。英雄所見略同,簡奉任同樣從半導體產業得到經營靈感,以類似「Design House」的模式,試圖以最小的資本支出創造出最大的商業價值,初步看來,似乎有效。

簡奉任表示,並不是一種外泌體就可以適用客戶所有的需求,有些希望改善皮膚,有些希望改善頭髮,有些希望改善骨頭,「我們必須找出合適的材料,設計出不同功能性的外泌體原料。過去我們是開發出一個產品希望大家(客戶)都來用,但現在思維不一樣。我們設計客戶需要的產品,並且把它的功效性優化到最高。產品有差異化,客戶就容易做差異化行銷。」
話雖如此,並不是所有的客戶都有能力針對原料進行差異化,而遇到這樣的問題,永立榮也有解決之道。「聯發科的天璣9500晶片研發費用,可能不是小米一家公司可以負擔,但天璣9500效能非常優異,可以讓OPPO等手機品牌廠商共用,客戶自己在外型或其他硬體設備做差異化即可。」簡奉任意有所指地說。
簡奉任強調,永立榮係專注在外泌體原料的研發、製造、功效驗證等,客戶如果有需要,就委託符合政府規範的廠商生產終端美妝保養品或毛髮保健產品。隨著資料庫越來越豐富與AI技術的輔助,已具備快速設計功能性外泌體配方的能力,因為大幅提升客戶對市場反應速度,接單能力也增強。

再拓四領域 瞄準東北亞
據了解,在美容保養品市場插旗成功後,永立榮未來將鎖定保健食品、再生醫療(海外)、寵物應用及醫療器材等市場。簡奉任表示,美容保養品是目前永立榮最大的成長動能,接下來則可能是保健食品。與亞馬生醫合作的保健食品預計今年10月上市。
「永立榮已經在台灣、中國及東南亞站穩腳步,接下來東北亞也有機會突破。樂觀看待,明年就有機會看到竹北『外泌體創研先導製造中心』產能稼動率維持在相當高的水準。」簡奉任充滿自信地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