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路透社報導,2名知情人士透露,這場會晤屬於非公開行程,與會者包括PIAB主席努涅斯(Devin Nunes)、前國安顧問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以及現任美國國家情報副總監福克斯(Amaryllis Fox)。由於PIAB成員多與川普有密切私交,甚至能直接向總統提供建議,使得這場會面格外敏感。
白宮官員對外淡化此事,強調這並非正式的PIAB會議,而只是部分成員與外國外交官的私人交流。但多名美國國安人士指出,隨著川普政府近期大規模撤換國安團隊人事,PIAB的影響力正迅速提升,甚至逐漸取代傳統的國家安全會議(NSC)成為新權力中樞。
報導指出,近來包括國安會、國防情報局(DIA)、國安局(NSA)等機構皆因高層遭撤換或組織縮編而陷入動盪,相較之下,PIAB反而更具能見度,甚至成為部分外國外交官尋求了解美方政策走向的對口窗口。
台灣與美國之間的敏感接觸並非首次。今年夏天,原規劃由我國國防部長顧立雄訪問華府,與美國國防部副部長柯比(Elbridge Colby)會晤,但行程最後臨時喊卡。此次俞大㵢與PIAB成員會晤,雖然性質低調,但仍被外界視為川普政府對台政策的一項新訊號。
一名美國政治學者分析,與川普第一次執政相比,這屆PIAB運作更為活躍,「有些成員的專業與人脈,確實比外界預期更具影響力。」這代表台灣選擇與PIAB互動,可能是在川普內部找到新的政策切入點。
PIAB由總統任命,雖為無給職志工性質,但成員均擁有高階安全許可權,過去歷屆政府多扮演幕後顧問角色。然而在川普第二任期,PIAB卻因國安會被架空而地位上升,甚至有前國安會幕僚轉往PIAB任職。
專家提醒,雖然PIAB不太可能取代專業官僚體系來處理龐雜的國安事務,但川普對其核心成員高度信任,使得該組織的影響力遠超過過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