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消費者若能避開不必要的高價支出,省下的錢可用在真正值得的地方。(pexels提供)

財務壓力救星!專家揭7種消費陷阱「名牌≠好貨」 你也中招了嗎?

記者|鏡週刊

馬森指出,昂貴太陽眼鏡就是典型例子。價格高並不代表防護力更強,美國眼科醫學會表示,藥妝店販售的標示「100%阻隔紫外線」的太陽眼鏡,通常就能提供與名牌設計師款同等防護效果。若非要買名牌,也可以透過折扣通路入手,例如好市多就能以不到三分之一價格買到原價數百美元的YSL太陽眼鏡。

日常食品和廚房必備品也是常被高價誤導的項目。雖然小包裝食材方便使用,但長期累積下來花費更高。馬森建議,對於耐放且經常使用的食材,購買大包裝更划算。例如香草精在好市多可買到16盎司約14美元,而在沃爾瑪僅1盎司就將近5美元,省下的錢可觀。

同樣地,名牌藥品往往只是品牌溢價,成分與劑量與仿製藥完全一致,但價格可能高出1倍以上。消費者選擇學名藥,既能確保療效,也能大幅降低支出。節慶裝飾品和高價美妝品也是類似情況。季節性裝飾商品吸引眼球,但價格通常被抬高,過季後多有折扣;高價化妝品廣告華麗,但效果並非總比平價產品好。透過比較成分與查看使用者評價,常能找到高性價比替代品,避免過度花費。

馬森也指出,許多名牌日用品與知名商店自有品牌規格和品質可能完全相同,差別僅在包裝。例如好市多的自有品牌商品,常與大品牌相同規格,但價格卻親民。即使瓶裝水這類小額日常消費,長期累積也相當可觀。大多數城市的自來水符合嚴格標準,搭配濾水壺或濾水器即可改善口感,再配上可重複使用的水瓶,不僅省錢,也減少塑膠垃圾。

馬森強調,精明消費不是完全不花錢,而是在必要支出與可省之處做取捨。掌握哪些日常用品不必多花錢,才能有效降低財務壓力,將有限資金用在真正值得的地方。

相關文章

香港2億黃金劫案/見不得人好!前合夥人找「黑幫」盜老東家 13嫌落網主謀還在逃

樺加沙下週二最接近台灣 專家分析影響區域!北部人恐頂風雨上班

95歲婦入住養老院3天「拆輪椅殘殺89歲室友」 駭人凶案細節曝光

更新時間 2025.09.27 11:0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