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新錶2025/歡慶270週年!江詩丹頓以雙鉅作重新探索時間工藝的未來式

記者|鏡週刊

270週年壓軸鉅獻:江詩丹頓以雙重鉅作震驚錶壇

在高級鐘錶這門講求時間精度與歷史深度的行業裡,270 週年從來不只是數字。今年VACHERON CONSTANTIN江詩丹頓的做法不走尋常路,不出紀念款,不搞聯名,而是用兩件完全不同尺度與目的的作品直接定義這個里程碑:La Quête du Temps(時間的探尋)天文人偶鐘,以及 Métiers d’Art(藝術大師系列) “Tribute to the Quest of Time(時間探尋者禮讚)” 限量腕錶。前者將於羅浮宮展出,後者僅製作 20 枚,面向收藏層級。一件站在博物館等級的空間場域,一件回歸到個人腕間的使用情境,共同構成一場技術、藝術與文化整合的總演出。這樣的佈局,在 2025 年的錶壇裡,沒有對手。

Tribute to the Quest of Time腕錶承襲1930年Bras en l’Air懷錶設計,結合逆跳機制與星象顯示,並以「天文學家」人偶呼應天文鐘主題,展現江詩丹頓在複雜製錶領域的深厚造詣。

品牌投入這樣的計畫,有其深層邏輯。首先是文化戰略。La Quête du Temps 可不是一座鐘如此簡單,更是「可演出、可展示、可註解」的時間劇場,透過與羅浮宮合作進入更寬廣的文化敘事空間,品牌與藝術機構、學術界建立起更多層次的關聯。其次是技術總整合。這兩件作品橫跨高精度齒輪設計、自動人偶機構、精密音樂裝置、多層天文顯示、微結構動力控制與工藝裝飾系統,每個模組都需要反覆測試與材料最佳化,最終成為品牌未來創作的技術庫。而第三個關鍵,是人才傳承。這類項目會將分散在不同領域的工藝師資源整合在一起,從機械偶專家到琺瑯師、從金屬工藝到石材嵌飾,是一場橫跨多部門的鐘錶工藝總練兵。

La Quête du Temps 是集結製錶師、工藝大師、機械人偶藝術家 François Junod 與 L’Épée 工程團隊,歷時七年打造的高複雜天文機械鐘,展現機械與天文美學的極致結合。

La Quête du Temps 是集結製錶師、工藝大師、機械人偶藝術家 François Junod 與 L’Épée 工程團隊,歷時七年打造的高複雜天文機械鐘,展現機械與天文美學的極致結合。

La Quête du Temps 是集結製錶師、工藝大師、機械人偶藝術家 François Junod 與 L’Épée 工程團隊,歷時七年打造的高複雜天文機械鐘,展現機械與天文美學的極致結合。

La Quête du Temps 是集結製錶師、工藝大師、機械人偶藝術家 François Junod 與 L’Épée 工程團隊,歷時七年打造的高複雜天文機械鐘,展現機械與天文美學的極致結合。

La Quête du Temps:一座「演出的鐘」

La Quête du Temps 的上層主體採用新開發的 Calibre 9270 機芯,單就機芯本體即擁有超過 6,200 枚零件,歷經七年研發。整座鐘體高約 1.07 公尺、寬度達 50.3 公分、重量約 250 公斤,不僅是一件展示級作品,更是實際運作的複雜機械繫統。核心動力儲存約 15 天,顯示系統涵蓋 23 項複雜功能,包括標準時間、恆星時、日出日落時間、黃道與四季交替、三維月相等。資訊透過雙面顯示設計分層呈現,背面星圖的精度與資料則由日內瓦天文台協助制定與校正。

正面顯時部分搭載雙逆跳顯示與 25 項複雜功能,中央機芯含 2,370 個零件與 18.8mm 陀飛輪,框架採馬爾他十字造型。上方設有放大視覺的凸透鏡,形似「獨眼巨人之眼」,並以長方形切割鑽石環繞,強化視覺焦點。

正面顯時部分搭載雙逆跳顯示與 25 項複雜功能,中央機芯含 2,370 個零件與 18.8mm 陀飛輪,框架採馬爾他十字造型。上方設有放大視覺的凸透鏡,形似「獨眼巨人之眼」,並以長方形切割鑽石環繞,強化視覺焦點。

La Quête du Temps 背面以即時旋轉的天球星圖展現恆星執行軌跡,黃道宮、晝夜交界與星象分佈清晰可見,宛如一座微型執行的宇宙。

La Quête du Temps 背面以即時旋轉的天球星圖展現恆星執行軌跡,黃道宮、晝夜交界與星象分佈清晰可見,宛如一座微型執行的宇宙。

雙層底座融合機械動能與藝術美學,上層鑲嵌青金石、珍珠母與凸圓寶石演繹太陽系,下層則以水晶與半寶石鑲飾幾何圖案,內藏驅動人偶與音樂模組的核心機構。

雙層底座融合機械動能與藝術美學,上層鑲嵌青金石、珍珠母與凸圓寶石演繹太陽系,下層則以水晶與半寶石鑲飾幾何圖案,內藏驅動人偶與音樂模組的核心機構。

顯示面板上方設有一座大型穹頂,採用藍寶石玻璃與岩晶結構堆疊,經金屬化處理後描繪出 1755 年 9 月 17 日日內瓦的夜空。那天,正是 Jean-Marc Vacheron 創立工作坊、品牌誕生的起點。這項選擇不只是象徵,亦是整體結構的天文參照基準,星圖精確對應當晚恆星排列。穹頂並非單純裝飾,而是與機芯結構聯動的星象再現裝置。其建構需要考量多重材質的熱膨脹率與透光折射角,在結構與光學層面皆極為講究。

玻璃穹頂內繪有1755年日內瓦夜空星圖,直徑逾40公分,搭配逆跳3D月相與象徵性太陽,構成晝夜迴圈。弧形鈦金屬網格則標示小時與分鐘。

自動人偶與聲響模組由 François Junod 領銜設計與雕製,他是當代極少數仍專職於機械人偶藝術的自動機構大師,過去曾為江詩丹頓設計 250 週年「祕密座鐘」L'Esprit des Cabinotiers。本作中的「天文學家」人偶高約 15 公分,採用鈦金屬與金質雕刻結合製作,具備寫實比例與細膩表情。其動作模組由 158 枚精密手工雕刻凸輪驅動,能展現 144 種不同動作變化,包括翻閱書頁、抬頭凝視、指向星圖等,過程流暢、連貫且極富人性節奏。

天文學家人偶由158枚凸輪驅動,展現144種獨特動作,每次啟動皆不同。隨機排列的刻度強化變化感,整體動作柔順流暢,模擬人類觀星姿態。

整個模組透過三軸連桿系統控制動作範圍,並採用獨立大型發條盒供能,避免對主機芯造成負擔。為維持長期穩定執行,動力路徑中設有緩衝減速結構與精密機械定時模組,確保每次啟動不僅動作順暢,也能與音樂節奏同步。整組自動人偶模組與底座內部結構共計使用 534 枚零件,並可透過內建機械記憶裝置,提前設定 24 小時內自動啟動,確保裝置在展演或展示空間中能穩定重現劇場效果。

底座機構由自動玩偶大師 François Junod 設計,曾與江詩丹頓合作打造 250 週年「祕密」座鐘,是本次人偶演出結構的靈魂設計者與動作語彙策劃者。

底座機構由自動玩偶大師 François Junod 設計,曾與江詩丹頓合作打造 250 週年「祕密」座鐘,是本次人偶演出結構的靈魂設計者與動作語彙策劃者。

音樂模組整合金屬琴條與四支變音共鳴管,透過導音結構製造「哇音」變化效果,並內建機械記憶系統,可預約 24 小時內自動啟動。滿鍊時樂音響起,自動切斷上鍊,避免過度施力。

音樂模組整合金屬琴條與四支變音共鳴管,透過導音結構製造「哇音」變化效果,並內建機械記憶系統,可預約 24 小時內自動啟動。滿鍊時樂音響起,自動切斷上鍊,避免過度施力。

底座內含單一大發條盒,驅動三軸旋轉轉盤與人偶凸輪組,共 3,923 枚零件中有 534 專屬於自動人偶模組,每次上弦可觸發三次演出。

底座內含單一大發條盒,驅動三軸旋轉轉盤與人偶凸輪組,共 3,923 枚零件中有 534 專屬於自動人偶模組,每次上弦可觸發三次演出。

這套結構由瑞士機械裝置名廠 L’Épée 1839 協助開發整體機械佈局與傳動架構。音樂部分則由法國創作人 Woodkid 參與設計旋律,透過鐘體內部的金屬音條與共鳴腔播放一段約 90 秒的主題樂段。節奏與人偶動作嚴格對時,透過固定節拍轉輪控制節奏變化,聲音非僅報時,而是一段經過調音與結構設計的音樂敘事。整場演出可定時或由使用者手動觸發,所有結構皆考量到重複執行與長年儲存條件。

Tribute to the Quest of Time 以品牌創立當天的1755年9月17日夜空為背景,金色天文學家人偶透過雙逆跳顯示時間,錶背則追蹤恆星時與星圖,展現江詩丹頓對天文與製錶的深度融合。

Tribute to the Quest of Time:將劇場濃縮進佩戴日常

回到腕上,Tribute to the Quest of Time 是一款真正意圖「濃縮整體觀感」的作品。外觀上,正面以人物造型搭配 Bras-en-l’air 結構顯示時間;這是一種源自古董懷錶的設計,透過人物左右手分別指向時與分的刻度,隨時間運行舉臂報時;顯示方式本身就帶有舞臺感,加上逆跳歸零的力學設計,使整體讀時體驗更具動態性與情境感。

3D 月相以鈦金屬打造,金色與深藍 PVD 雙色處理區分明暗,搭配月齡顯示環同軸旋轉,兼具視覺詩意與精準功能。

3D 月相以鈦金屬打造,金色與深藍 PVD 雙色處理區分明暗,搭配月齡顯示環同軸旋轉,兼具視覺詩意與精準功能。

機芯採用細緻圓形粒紋修飾,取代傳統日內瓦波紋與品牌專屬紋理,降低反光干擾,提升藍寶石錶盤下的整體可讀性與視覺一致性。

機芯採用細緻圓形粒紋修飾,取代傳統日內瓦波紋與品牌專屬紋理,降低反光干擾,提升藍寶石錶盤下的整體可讀性與視覺一致性。

金色鈦金屬人像立於1755年夜空之下,與3D月亮同樣採PVD塗層並經手工修飾,周圍小時與分鐘刻度則以18K 3N白金手工打造,細節考究。

金色鈦金屬人像立於1755年夜空之下,與3D月亮同樣採PVD塗層並經手工修飾,周圍小時與分鐘刻度則以18K 3N白金手工打造,細節考究。

金色鈦金屬人像立於1755年夜空之下,與3D月亮同樣採PVD塗層並經手工修飾,周圍小時與分鐘刻度則以18K 3N白金手工打造,細節考究。

金色鈦金屬人像立於1755年夜空之下,與3D月亮同樣採PVD塗層並經手工修飾,周圍小時與分鐘刻度則以18K 3N白金手工打造,細節考究。

腕錶直徑 43 毫米,厚度 13.58 毫米,錶殼為 18K 白金,錶面為雙層藍寶石結構,人物與背景星空分屬不同深度層面,產生視差效果。月相為立體球體顯示,透過不同顏色與表面處理區分明暗,外圈則環繞齡月刻度。6 點方向是雙逆跳動力儲存顯示,以兩段歸零機構對應上鍊過程的不同階段,提供清楚的能量視覺回饋。

背面藍寶石錶盤下方設有藍色星圖圓盤,可即時追蹤星座與恆星日,顯示精度極高,9,130 年內誤差僅一天,展現天文複雜功能的極致演繹。

背面面盤則轉為天文功能核心:以雙層藍寶石盤顯示即時星圖與恆星時。驅動結構採微齒輪減速系統,星圖旋轉速率精確對應地球自轉與黃道位置,誤差控制在 9,130 年僅一日之範圍內。這類顯示不是日常功能所需,但對理解「天文中的時間」有極高象徵性。更重要的是,這些模組都在機芯 Calibre 3670 之中整合完成,並無額外模組疊加,代表其設計本身就以功能與視覺互動為主體,不是事後添加。

Calibre 3670 機芯專為Tribute to the Quest of Time研發,具 5Hz 振頻與 144 小時動力儲存,採用逆跳與人偶顯示模組,共含 512 枚零件,通過日內瓦印記認證,細節修飾極致。

Calibre 3670:高振頻與逆跳系統的協調機構

Calibre 3670 是專為Tribute to the Quest of Time研發的機芯,結構設計緊湊卻高度模組化。機芯振頻達 5Hz(36,000 vph),一方面可提升逆跳顯示的回彈精準度,另一方面也讓人偶動作更穩定。動力來自雙發條盒,能提供 144 小時續航,為確保動力分配穩定,逆跳結構與顯示模組皆以差動齒輪做緩衝,避免瞬間能量釋放過快導致機械磨損。整體零件數 512 枚,寶石軸承 55 顆,並通過日內瓦印記標準,全橋板與自製零件皆經倒角、霧面拉絲與黑鏡拋光處理。

Calibre 3670 機芯專為Tribute to the Quest of Time研發,具 5Hz 振頻與 144 小時動力儲存,採用逆跳與人偶顯示模組,共含 512 枚零件,通過日內瓦印記認證,細節修飾極致。

逆跳小時與分鐘結構為本作一大特徵,雙臂同時舉起指示時間後同步歸零,對應 Bras-en-l’air 顯示方式所需的機械同步。動力分配與逆跳控制雖未有詳細公開,但根據其高速振頻與高儲能設計,極可能採用了緩衝系統與差動結構以減少逆跳瞬間的能量衝擊,保護主動輪系與指示模組。動力儲存顯示則採分段式雙逆跳設計,從 6 點至 3 點、再至 0 點,分別對應上鍊過程中能量輸出的前後段,提供視覺上更直覺的能量讀取方式。

Tribute to the Quest of Time 將時間轉化為腕間劇場,佩戴者可主動觸發人偶演出與逆跳顯示,在日常中參與一場微型的時間敘事。

重新定義紀念:以複雜與情境說時間

這兩件作品雖然分屬不同媒介,卻明確回應同一命題:「高級鐘錶工藝的終極理想到底是什麼?」La Quête du Temps 提供了一種可觀看、可聆聽、可演出的時間形式,超越了數字與指針;而 Tribute to the Quest of Time 則讓佩戴者在日常中擁有一段可主動觸發的「微型時間劇場」。在今年的錶壇中,這樣將文化、工藝與技術融為一體的計畫,並不多見。當其他品牌仍專注於尺寸、材質與主題變化時,江詩丹頓選擇放慢腳步,做出兩件難以複製、量產的作品。這樣的作品,不必刻意宣傳,也自然成為 2025 年高級錶壇最具份量的終極鉅作!

La Quête du Temps 是一場可觀看、可聆聽、可啟動的時間演出,重新定義時間的存在方式與觀看方式。

2025年9月17日至11月12日,La Quête du temps天文人偶鐘將於巴黎羅浮宮博物館展出,同場亦展出來自古代、文藝復興及啟蒙運動時期的11件鐘錶傑作。

●品牌:VACHERON CONSTANTIN

●錶名:Métiers d’Art “Tribute to the Quest of Time” (時間探尋者禮讚)

●功能:雙逆跳時分指示,可選擇「顯時」或「待機」,或按鈕顯時;雙逆跳動力儲存指示;3D 精密月相和月齡;蒼穹圖;恆星日;重現 1755 年 9 月 17 日(江詩丹頓成立之日)日內瓦天空星座位置的天體穹頂

●機芯:Calibre 3670手上鍊機芯

●動力儲存:144小時

●材質:18K 白金

●錶徑:34mm

●定價:店洽/限量20只

相關文章

《新錶2025》鋼鐵雄心!江詩丹頓 Historiques 222 迎來不鏽鋼全新版本

《新錶2025》畫蛇添福之1:蛇中之王!江詩丹頓Métiers d'Art藝術大師系列蛇年腕錶

新錶 2025/當代複雜功能的色彩哲學!江詩丹頓發表「閣樓工匠」Temporis Duo 雙秒追針三問球形游絲陀飛輪鏤雕腕錶

更新時間 2025.09.18 13:0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