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明智自嘲地說,自己親身參與並見證台灣半導體產業從無到有、蓬勃發展的歷程,奉獻多年之後,發現產業未來的發展並不缺自己一個,但自己又是一個「過動兒」,無法退休,也靜不下來,所以就開始思考要投資哪個行業。「我發現求學的階段,很多書讀得比我好的同學,後來都跑去讀醫學院,基於『得人才者,得天下』的理由,所以就投入生技產業,開展新的事業。」宣明智說。
據了解,因為父親年歲大了之後常進出醫院,宣明智求學的階段曾經萌生從一的念頭,但因為天生辨色能力較弱,最後無法如願。不過,宣明智的兒子宣昶有最終幫宣明智完成了心願,取得執業醫師資格。
《先知幹細胞》的封面上,有一段相當吸睛的話「超過20億資金,至少20年探究……」,讓人體會到這本書的確是宣明智投入生技產業多年之後的智慧結晶。宣明智半開玩笑地說,自己離開半導體產業後,投資很多產業都有賺到錢,但唯獨在生技產業的投資上,花了許多時間與金錢,卻幾乎是屢戰屢敗。一度心想,生技業實在是太難了,曾萌生停損的念頭。但最後在接觸細胞治療這個領域之後,又讓自己重新燃起鬥志,因為免疫細胞療法有太多可能性,極有可能為台灣再打造一座護國神山,讓自己再度成為「造山者」。
宣明智樂觀地表示,台灣最厲害、最聰明的一批人,有很多都投入醫療及生技相關領域,隨著生能時代的來臨,以及越來越多有企業經營經驗的科技人跨入生醫領域,自己對於台灣在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領域打造下一座護國神山,非常有信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