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達人施雅棠,30歲時就透過投資,完成提早退休夢想。投資資歷15年的他直言,「美股創新高已是常態,投資人要做的是不缺席、盡可能留在市場上不被洗掉。」攤開他目前美股投資組合,3成資金配置在市值型ETF,另外7成是個股,緊咬住川普政策,從AI、國防到核能相關題材皆有布局。
「多年累積下來的經驗告訴我,空手比滿倉投資人更危險。」施雅棠表示,川普上任後,持續推動美國優先政策,加速製造業回流趨勢,工廠相關基礎建設受惠,美股前景持續樂觀。「保守型投資人可先以00646(元大S&P500)為基本核心、分批建立部位;穩健型投資人則可再留意川普政策相關產業及主題式ETF,將其當作衛星配置,額外參與政策紅利。」他建議。
檢視台股上市的跨國投資股票型ETF今年以來表現,截至8月底00965(元大航太防衛科技)報酬率逾4成,就是大口狠咬川普政策的代表。
「2022年俄烏開戰以來,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升溫,配合7月初美國《大而美法案》過關,進一步提高美國軍事支出及國防預算,相關需求已全面爆發,產業多頭行情才剛開始。」黑石財經執行長温建勳分析,若想吃到川普政策牛肉,國防題材確實值得留意。
不過相較市值型ETF,是以市值大小作為成分股篩選標準,投資人好懂且容易理解,產業主題型ETF就有各種選股機制;施雅棠建議,挑選時可留意4個重點,包括:1.對於成分股是否夠熟悉、符合自己投資需求;2.選股邏輯是否夠清楚;3.費用率可多方比較參考;4.若是大部位資金投入,應評估該ETF流動性是否足夠。
由於施雅棠有10多年美股投資經驗,對國防、AI相關川普政策概念股相對熟悉,以持有個股方式,參與美國政策紅利。但一般投資人若沒時間研究個股,則可透過產業主題型ETF,搶搭川普政策列車。
他強調,撇開個人好惡,川普點名作多的產業或施政路線,就投資角度都值得追蹤,甚至應跟緊抱牢。「股市通常會領先基本面反映,且市場最怕就是不確定性;儘管美股持續走揚,但現階段投資人態度仍是半信半疑,顯示市場氣氛相對謹慎,美股可望維持緩步上漲格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