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台股指數持續創下歷史新高,然而8月大型績優股表現平平,炒作資金主導盤勢,令人不安。

鏡評/群魔亂舞的股市

記者|鏡週刊

8月的漲勢,伴隨群魔亂舞的現象,大多數有基本面支撐的大型績優股表現平平,外資與法人則連續賣超,外資累計賣超金額突破300億元,而盤面上不斷竄高、猛拉漲停板的股票,卻高比例是靠著題材炒作的中小型妖股,炒作資金主導盤勢,令人不安。

不只是金融市場情緒焦躁,台灣的政局也處於混沌不安的亂局,總統賴清德在大罷免大失敗後進行內閣改組,力保行政院長卓榮泰,更換經濟部、國發會等部會首長,但是內閣改組名單出爐,並沒有耳目一新的效應,政治攻擊強勁的在野黨砲火照樣猛烈,民進黨內部也還是充滿觀望的疑慮,再加上台美關稅談判至今未見釐清,台灣的政局仍然在懸而未決的迷霧中,看不清方向。

毛澤東有一句名言:「天下大亂,形勢大好。」這句話的確適用在政治奪權,也適用在股市炒作,股價炒作越讓人看不懂,就越能收割韭菜,政治情勢越亂,就越有利於陰謀操弄的野心政客。但是對追求穩定與增長的企業家來說,混亂的情勢讓企業布局變得極為困難,稅率算不出來、訂單難以報價、中長期投資與財務規劃充滿無法掌握的變數,所有商業決策都被迫短線因應,而且布滿隨時都會引爆的地雷。天下大亂只對那些胡作非為的人有利,夸言形勢大好的毛澤東,把中國帶向經濟崩潰與文化大革命的極端災難,就是最佳的證明。

一個大家都不願意面對的事實是,包括台灣在內的全球景氣並不好,簡單說就是「一個國家、二個世界」,AI投資熱潮熱錢滾滾,但是AI以外的產業卻都深陷寒冬,除了台積電等少數AI受益的公司,其他上千家上市櫃公司,今年的營收高比例陷入停滯、甚至衰退,傳統製造業更是衰退嚴重,攸關台灣內需的房地產業也同樣冷颼颼,股市的錢潮遮掩了基本面不佳的窘境,當退潮那一天來臨時,就會看到一大群裸泳上市公司的真實面貌。

面對群魔亂舞的大環境,升斗小民只能力求自保,避免陷入亂流、淪為波臣,最佳明哲保身的策略,就是清楚檢視自己的財務狀況,降低財務槓桿比重,提高風險意識,抗拒股市炒手狂拉漲停板的短線獲利誘惑,隨時提醒自己「寧可少賺」,避免淪為妖股炒作的最後一隻老鼠。大家要記得一句股票市場百年不變的定律,股市炒手「萬般拉抬只為出貨」,那些狂炒概念卻沒有實質營收的飆股,能不碰就不碰。

相關文章

鏡評/民主程序的經濟代價

鏡評/要螺絲還是要稻米

鏡評/拯救新青安首購族

更新時間 2025.09.04 07:0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