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是「銀河映像」電影一大主題,而對該公司行政總裁(CEO)朱淑儀而言,帶領她入行的也是「命運」。

20歲那年,來台讀大學的朱淑儀想報名培訓影視人才的「台視文化訓練班」,意外遇上新戲試鏡。「有人在排隊,一位男士坐在一旁。可能他聽到我的口音有廣東腔,就用廣東話問我要做什麼?我說想上訓練班學點東西。他說,『想學東西,明天到隔壁的台視大樓X樓的辦公室找我、潘文傑。』隔天我真的去了,但後來才知道潘文傑很有名,導過電影《跛豪》。」
朱淑儀去的台視大樓辦公室,就是「楊佩佩工作室」。80年代末起,楊佩佩製作的連續劇《八月桂花香》《春去春又回》等,廣邀香港工作人員參與,創新的風格備受觀眾喜愛。朱淑儀在楊佩佩工作室當起場記,但一個多月後潘文傑離開,她改跟另一位導演鞠覺亮拍攝劉松仁、關詠荷主演的《江湖再見》。
「我很幸運,入行就到當時最好的製作公司,又跟上好導演。透過工作學習吸收,打下基本功。」當年台灣電視台聘用許多香港導演在台拍戲,朱淑儀因基礎紮實又有國、粵語能力,工作接二連三,很快晉升到副導。90年代中期,她先在鞠覺亮執導的超視《台灣重案錄》身兼副導與製片,學習借場景、組班底;又在來台取景的港片《情義之西西里島》裡當副導,因有劉德華、梁家輝兩大男星,場景多且規模龐大,朱淑儀進一步了解電影各部門間的合作。

有導演組與製片組的經歷打底,朱淑儀2001年加入銀河映像時,決定往製片方向發展。「那時銀河映像已撐過最苦的階段來到高峰期、也是『打仗期』,我每天想的都是趕快、趕快,電影要怎麼拍。去成都拍《百年好合》幾天後,杜導就派我到台灣準備《向左走‧向右走》。」由於熟悉台灣,當時擔任製片經理的朱淑儀立即找到工作班底,還為了片中男、女主角住的公寓,拜訪鄰里長、挨家挨戶說明。
杜琪峯拍電影常邊拍邊寫劇本、甚至沒劇本,場景、演員等方面,製片要如何配合?朱淑儀解釋:「杜琪峯導戲看似即興,其實都有清楚的想法。《PTU》拍了4年、《奪命金》也拍4年,4年好像是基本的,而且會先有電影的核心與基礎概念,團隊可以遵循。」

場景部分,製片組會依故事主軸先搞定重要場景,工作更有機動性。朱淑儀舉例說明:《PTU》中的主要街道就是公司附近的鴻圖道;片中大樓樓梯間也選在公司大樓內;把很多人關在籠子裡的場景,是在公司放服裝道具的倉庫。《奪命金》情節主要在銀行內部發生,因此先找好銀行場景,租借下來,陳設妥當後,隨時可以拍。
演員部分,朱淑儀坦言有兩種情況:一是「大會指定」,另一種是杜琪峯已想好的人選。所謂「大會指定」是指因投資合作關係或由主導者選定的演員。例如:當年銀河映像與「中國星」合作拍《鍾無艷》時,在梅艷芳、鄭秀文之外,選用「中國星」旗下新人張柏芝。

杜琪峯有習慣合作的班底演員,像黃秋生、劉青雲、吳鎮宇等。朱淑儀表示,杜導清楚他的要求和製作條件並非每位演員都能承受,班底演員因默契與信任,願意留下檔期等通告,杜導也不必花精神與時間教戲、解釋,拿到劇本就可以上陣。
身為製片,朱淑儀的工作主要在配合銀河映像幾位代表人物:杜琪峯、韋家輝、游乃海等。「通常是杜導跟韋導談一個拍片構想,溝通確定,韋導、游乃海或當年的歐健兒等一幫人就負責發展劇本。然後杜導就安心準備別的東西,如果是高峰期就幫忙剪接,工作不停。等到韋導定調出故事的核心與拍攝的主要內容,製片組就開始張羅,找景、找人,拿到劇本就可以拍。」

製片職務之外,朱淑儀在2012年成立「銀河海潤」公司,從事演藝人員經紀工作。她指出,跟隨杜琪峯幾年下來,看見他不只拍片,還創辦、推動香港「鮮浪潮」短片節,培植新導演,「我也希望以自己的經驗協助演員,解決製作時缺演員的問題,同時開發一條新路。」

特別的是,銀河海潤不爭搶當紅偶像,反而鎖定新人、半紅不黑的演員以及中年的資深演員。朱淑儀不諱言經營經紀公司很辛苦,但也因此跳脫銀河映像的工作範圍,接觸到各方的劇本與製作,對產業有更全面、客觀的觀察。

今年春天銀河映像推出耗時4年完成的首部劇集《三命》,拍攝契機是因疫情期間,很多電影無法開工,杜琪峯覺得可以製作劇集,讓不同的導演與團隊發揮。該劇描繪男主角因細微差異的抉擇走上三種人生道路,整體構思來自杜琪峯,由黃偉傑、張家傑與李子俊執導,並獲「全球OTT大獎」最佳亞洲內容與最佳編劇提名。


《三命》監製杜琪峯、游乃海與朱淑儀都是拍電視劇出身,朱淑儀強調,這些年電視劇與電影品質接近,尤其串流平台興起,拍攝劇集已成趨勢。「我們對電影仍會堅持下去,也希望集結不同世代的影視人才共同創作,不論劇集、電影都秉持真心,繼續努力。」
相關文章
從場記到CEO1/20歲的偶然與巧合 銀河映像CEO因台灣連續劇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