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啓賢說,肉圓是用「ㄅㄨˊ」(孵)的,不是用浸的,浸的溫度高,會冒泡,接近炸的程度,差別很大。詹啓賢說台灣小吃中還有一樣用「ㄅㄨˊ」的食物,是麻糬,油泡「ㄅㄨˊ」的麻糬熱熱的沾花生粉吃天下無敵美味。他推薦我去雙連街吃。沒問題,我去吃了以後,再連同我以前愛吃的大橋頭延平北路的麻糬好好介紹給大家,現在回到肉圓。

我從小吃肉圓,也問過許多店肉圓怎麼做。我在家做基本的彰化油泡肉圓,比如粉皮,傳統是在來米粉加地瓜粉,但有的店家喜歡粉皮透明一點,軟一點,會減少地瓜粉的比例,加一些太白粉或玉米粉。這些額外的做法,我今天就不做。又比如肉餡,我今天只有純粹的滷肉做法,加五香粉及胡椒粉。時間有限,直接開始做肉圓。
第一步驟就是醃肉。肉要入味,起碼醃2至3小時,我用1斤豬肉,竹筍1支煮熟剝殼切小丁。梅花肉丁入淡醬油、醬油膏、蒜末(或大蒜粉)、蠔油、1匙砂糖、五香粉、白胡椒粉、1匙太白粉、紅蔥頭酥少許。這些調味料,我就不說分量了,因為每個人有不同的鹹淡口味,不要過鹹就好,然後和筍丁一起攪拌後,放入冰箱冷藏入味。

第二步驟是做粉皮。這個步驟我會有數量。請量好100公克的在來米粉,放進不鏽鋼料理盆中,加入100公克的水,然後用攪拌器均勻攪拌。爐子上燒350公克的水,水燒開後,立刻沖入米漿中,然後迅速攪拌到像漿糊一般,即可放在旁邊冷卻。用食物秤秤400公克的番薯粉也就是地瓜粉,逐步放入冷卻後的米漿中,而且一面放一面攪拌,全部放入後攪拌成黏稠的粉漿備用。我這分量可做12個肉圓。










第三步驟是包肉圓。請向雜貨店買肉圓專用不鏽鋼碟。先將不銹鋼碟刷上薄油,這樣等一下蒸好後很容易脫模。請用橡皮刀挖一小團粉漿鋪在碟上,然後均勻刮上或鋪在底部到看不見不銹鋼碟,這時再用湯匙挖肉餡放在粉漿上,鋪得厚厚一層,然後再挖一團粉漿鋪在肉餡上,抹平,且與下皮黏合,我戴著薄塑膠手套沾油,抹平表面。得一個做好的肉圓。






第四步驟是蒸肉圓。準備蒸籠,鋪上棉布,水開後,將包好的肉圓放入蒸籠,中火蒸25至30分鐘。因為我的肉餡較厚,可以蒸到30分鐘。打開蒸籠,粉皮已半透明,可以關火,取出肉圓。



第五步驟是脫模。蒸好的肉圓放涼後,用橡皮刀輕輕一刮即可取出肉圓入盤。第六步驟是浸冷油。彰化肉圓大多是要泡溫油的。鍋子加溫至攝氏140度,轉小火,用漏勺盛肉圓入油鍋,一個一個全放入油中,不是炸,而是冷油浸泡,這樣泡油10分鐘的肉圓粉皮會Q彈好吃。取出瀝油後即可上桌。







第七步驟是加米醬上桌。我都省事,直接用基隆丸進辣椒醬取代米醬,但還是教大家怎麼做好了。在來米粉100克入鍋,加入200公克水,加2匙糖,加3匙番茄醬,1匙岡山辣豆瓣醬,辣油少許。


開火,用攪拌器直接在鍋子中攪拌,湯汁會逐漸濃稠似漿,嘗嘗味道,不辣加辣、不甜加糖、太鹹加水。可以了。關火放涼即是肉圓專用米醬。它會呈現上面所說的漂亮的粉紅色。我不習慣這顏色,所以直接用丸進辣椒醬這熟悉的味道。您也可以用醬油膏加蒜蓉,或直接用愛之味甜辣醬,也OK。

裴社長Profile
- 《鏡週刊》《鏡文學》董事長,因曾任《壹週刊》總編輯兼社長,自此被眾人稱為「社長」。平日吃遍美食,又常向餐廳名廚請教,在《裴社長廚房手記》出版後成為暢銷美食散文作家,目前正在籌備第三本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