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有不少人會選擇無糖產品來控制熱量攝取,其中標榜天然、安全的代糖「赤藻醣醇」漸漸被廣泛使用。(示意圖,取自pexels)

天然代糖要小心! 營養師曝過量增中風、心肌梗塞風險

記者|鏡週刊

營養師呂美寶昨於臉書粉專「食物的力量.呂美寶營養師」po文,提到越來越多人開始選擇無糖產品來控制體重、穩定血糖,甚至作為糖尿病飲食的一部分。而在這些無糖食品中,「赤藻醣醇」常被標榜為天然、安全的代糖來源。它的甜度約為蔗糖的60至70%,熱量幾乎為零,因此成為許多健康食品的「甜味主角」。

不過,呂美寶提醒,2023年《Nature Medicine》的一項大型研究卻發現,血中赤藻醣醇濃度越高,未來3年發生重大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塞與腦中風)的風險也越高。她補充說明,指這項研究來自美國克里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的研究團隊,針對3,000多位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進行追蹤研究,發現體內赤藻醣醇濃度最高的1/4受試者,其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幾乎是濃度最低者的2倍!

呂美寶強調,更令人關注的是,這些赤藻醣醇並不只是單純來自補充品,而是來自日常生活中看似「健康」的無糖食品。研究進一步顯示,即使是日常常見的攝取量(例如一份含赤藻醣醇的無糖飲料或低醣甜點),也可能讓血中赤藻醣醇的濃度迅速上升,並在體內維持升高長達2天。

至於赤藻醣醇是如何影響心血管?呂美寶表示,研究人員發現,赤藻醣醇在體內容易促進血小板聚集。這是一種讓血液凝固的自然反應,但當這種反應過度時,就容易導致血栓的形成,而血栓正是許多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塞、腦中風)背後的致命原因。也就是說,赤藻醣醇可能會讓血管變得更容易「卡住」,尤其對於「本身已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病風險因子的人來說,這樣的刺激無疑是雪上加霜。

呂美寶還提出6點建議,第一,不建議每天攝取含赤藻醣醇的產品作為日常點心;第二,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或有血栓風險者,應謹慎攝取含赤藻醣醇的食品;第三,不應以為「有代糖就可放心吃甜點」,這是陷入另一種飲食迷思;第四,培養對甜味的敏感度,逐步降低對甜食的依賴;第五,使用天然低甜度食材取代:如莓果、香草、可可等;第六,選擇更溫和、研究支持度較高的代糖,如甜菊葉、羅漢果等。「最後提醒大家,培養均衡飲食與規律運動習慣,來提升代謝與心血管健康,才是最基本有效的根基!」

相關文章

歐陽靖「糖尿病前期」體脂飆43.7% 諧音哏:台南飲控Tainan了

28歲男檢查確診大腸癌沉默了 醫師: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

來都來了…他激戰長髮正妹一次5000元 得知真實性別崩潰了

更新時間 2025.08.19 18:2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