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這架波音747日航班機,至今空難原因成謎。(翻攝自X)

日航空難40週年!520死謎團至今未解 遺族冒雨登山悼念

記者|鏡週刊

綜合日媒報導,清晨時分,天空飄著細雨,數十名參加者背著追悼用的花束與供品,沿著陡峭的山路向御巢鷹尾根前進。經過長時間攀爬,他們抵達了墜機現場,向刻有遇難者姓名的墓碑獻花,雙手合十,低頭默禱。現場設立的慰靈碑「昇魂之碑」前,也排起了獻花的人龍,許多人在碑前停留良久,甚至有遺屬忍不住拭淚。儀式中,參加者放飛了寫有「祈求天空安全」文字的白色氣球,緩緩升空,消失在雲層之間。

傍晚,位於山腳的「慰靈之園」內將再次舉行追悼儀式。參加者靜靜站立,等待事故發生的時間「下午6點56分」到來。

「8.12聯絡會」事務局長美谷島邦子女士,是一位因事故失去親人的遺屬。她回憶,最初登上御巢鷹尾根時,心中滿是憤怒與深沉的悲傷,但多年來在眾人的陪伴與支持下,這座曾帶來巨大痛苦的山,逐漸成為能安放思念的地方。她說,如今的御巢鷹尾根,已經是一座「溫柔的山」。

事故發生當天,日本航空123班機於傍晚從東京羽田機場起飛,12分鐘後,機艙內忽然傳來一聲巨響,機長驚呼:「好像爆炸了!」隨後,氧氣面罩自動落下,艙內充滿白色霧氣,部分天花板被掀開,顯示飛機發生了急速失壓。調查結果排除了恐怖攻擊與爆炸的可能,焦點集中在機體結構問題。

事實上,這架波音747在事故發生7年前曾在大阪機場發生「尾撞」,導致機尾「壓力隔壁」下半部破損。當時由製造商波音公司負責修理。根據原本的設計,修理時應該使用一整塊接合板將新舊壓力隔壁連接起來,但實際修理時卻使用了兩塊接合板,且接縫寬度不足,強度因此大幅下降。

金屬疲勞專家推算,如果以這種方式修理,壓力隔壁的耐用飛行次數大約為13,000次,而事故發生時,該機的實際飛行次數是12,184次,兩者幾乎吻合,顯示修理失誤極有可能是事故的直接原因。然而,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修理方式的偏差,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日方曾派遣調查團前往美國追查,但美方對細節保持沉默,只表示參與該次修理的作業人員已不在世。日本TBS電視台週日(10日)報導,找到了當年參與修理的波音前員工,他承認自己在東京負責更換壓力隔壁,但聲稱「一開始就是兩塊板」,否認有切割動作。然而,在調查人員手中的未公開照片中,卻能看出疑似切割的痕跡。誰做出了切割決定、修理流程為何偏離設計規範,至今沒有人給出確切答案。

隨著時間流逝,當年知情者多已凋零,遺屬也逐漸步入高齡。對他們而言,追悼不僅是緬懷親人,更是希望將事故的教訓傳遞給後人,避免類似悲劇重演。日航公司在事故發生日當天於各地舉行默哀儀式,並重申「安全沒有終點」與「每個座位背後都有家人」的信念。然而,如何在社會記憶逐漸淡化的情況下,持續傳承這段歷史與教訓,仍是未來的重要課題。

相關文章

楊柳颱風海警生效!各地明停班課機率曝光 「2地暴風侵襲率」衝到99%

青年百億計畫爆性騷! 教育部全額補助助青年提告

過往外遇離婚!苦苓遭酸民攻擊30年 罕見火大開嗆:注定是個Loser

更新時間 2025.08.12 15:4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