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三元能源小港廠的未來復工之路因政治等因素充滿變數,未來究竟該繼續根留台灣或重啟海外合作計畫,台泥內部已著手研究、評估。

三元能源火災劫2/台泥電池根留台灣生變? 火災善後、關稅大刀環環相扣

記者|鏡週刊

7月14日三元能源小港廠的火警,不僅燒出了三元能源廠區溫度監控與防延燒等管理問題,同時,也燒出了三元能源與周邊居民互動、溝通及善後處理等問題。如今,在明(2026)年即將舉行縣市長大選的壓力下,有意角逐高雄市長寶座的民進黨立委賴瑞隆在選票壓力下,針對這場火災拋出「無限期停工、撤照、遷廠」等訴求,毫無疑問將讓三元能源小港廠的未來復工之路充滿變數。

根據曾獲「總統創新獎」、十大傑出青年的消防職人宋明哲在社群平台threads的發文指出,「三元能源科技為什麼燒答案很簡單:問題不在電池本身,是『管理』出問題!」

事實上,從三元能源Molicel電池是目前全球唯一能協助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廠商,通過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和歐盟航空安全局(EASA)嚴格的安全認證程序這件事來看,宋明哲的發文的確有所本,問題不在電池本身。然而,FAA與EASA對Molicel電池的背書,並不意味著就能消除當地居民此次因為火災所引發的疑慮。如何安撫當地居民的情緒,並取得認同,正考驗著以台泥集團董事長張安平為首的經營團隊的智慧。

仔細觀察目前國際電池市場的動態,代表歐洲電池自主化希望的瑞典新創 Northvolt 確定將於今年倒閉,說明新的競爭者要在資本與技術密集,但利潤卻薄弱的電池產業中殺出重圍,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而這更彰顯,三元能源能克服台灣電池業人才短缺、原物料高度依賴國外進口,以及國家缺乏明確而完整的電池發展策略等問題,順利拿下進軍全球電池市場的入場券,在高能量密度、高穩定電池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實屬難得。

消息人士向本刊透露,這場火災意外剛好發生在美國祭出關稅戰,引爆全球共應鏈重組的關鍵時刻,而在濃濃的民粹政治氛圍逐漸升高中,三元能源小港廠未來復工的不確定性正快速攀升,面對國外合作對象頻頻招手,也讓Molicel處於十字路口,究竟該繼續根留台灣或重啟海外合作計畫?

據了解,加拿大政府過往曾承諾出資近新台幣48億元,支持Molicel在溫哥華建北美最大高性能三元鋰電池廠,且同步提供100%水力發電。消息人士表示,在如期供貨的壓力之下,三元能源勢必及早做出產能規劃新方案,而不能等到三元能源小港廠復工與否決定之後再動作。

據了解,中國寧德時代、韓國LG、日本Panasonic的電池工廠都曾經發生火災,事後,所在國政府多半是針對安全、防火等問題給予具體的專家建議,並且積極協助工廠重建與優化。在本土的次世代電池廠商輝能科技獲得歐盟15億歐元補助,確定把生產重心從台灣移往法國之後,倘若Molicel也出走,無疑將更不力於台灣電池產業的發展,值得政府正視這個問題。

相關文章

三元能源火災劫3/張安平接棒帶領轉型 成功另闢新藍海卻遇「火」挑戰

高雄亞灣區高資產財富管理市場戰雲密布 勤業眾信精銳盡出佈陣搶商機

布局航太與能源高端材料 華新麗華擴大英國投資

更新時間 2025.08.11 17:00

更多新聞